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本无》看广东现代舞团的标签

(2013-03-26 21:56:01)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从《本无》看广东现代舞团的标签 

                                             《本无》排练中

 

广东现代舞团最近正积极排练李翩翩创作的《本无》期间,接受了一位来自珠海的朋友访问;她为了撰写有关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大学毕业论文,特意前来广州,并跟许多中国的现代舞者进行交流。我被视为主要的访问对象,自然跟这位朋友无所不谈。在闲谈中,朋友告诉我,有些现代舞者不愿意加入舞团工作,是因为不希望挂上现代舞团的‘标签’。

我听了觉得新鲜,却不好意思追问那些不愿意挂上现代舞团‘标签’的是什么人,我也没有追问他们认为舞团的‘标签’是什么,因为总有许多对我的艺术观点不甚了了的人,常以一般西方现代舞团的方式来认知我领导的广东现代、城市当代和雷动天下三个现代舞团。他们以为格兰姆舞团的标签是玛莎、格兰姆的‘收缩与延伸’、李蒙舞团的标签是何西·李蒙的‘倒与回复’、尼克拉斯舞团的标签是艾文·尼克拉斯的‘整体剧场’、鲍什舞团的标签是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佛塞尔舞团的标签是威廉·佛塞尔的‘解构舞台主义’、云门舞集的标签是林怀民的‘东方肢体主义’,那曹诚渊领导的三个舞团,便自然有属于曹诚渊的标签了。

那么广东现代舞团的‘标签’是什么呢?有趣的是,过去五年里,广东现代舞团没有上演过曹诚渊的作品,却演出了包括潘少辉、刘琦、邢亮、马守则、何其沃、伍宇烈、胡晓、郭睿甚至外国的许多编舞家的舞蹈。这些节目的风格各自不同,而相对演出较多的潘少辉和刘琦的节目,风格更是南辕北辙。潘少辉的作品总是叩问舞蹈的形式和内容,力主概念性的动作设计,刘琦的作品则多从身体和感情出发,充满技术性的动作设计。老实说,我对舞蹈的概念还在摸索阶段,不会勉强自己去碰触那些玄之又玄的‘概念性’舞蹈;另方面,我又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对感情的掌握肯定不如女性编舞家如刘琦之流,所以更不会在舞蹈里去表达那些连自己都不明白的题材。不过,我却很高兴看见广东现代舞团曾经演出了许多很概念性的舞蹈,也演出了许多充满感情和身体感觉的舞蹈。

那到底广东现代舞团的‘标签’是什么?最近李翩翩在排练《本无》,她以理性的思维拨弄各种充满感情色彩的舞蹈动作,把舞台当成一幅画布,在其上一点一点地着色,又一点一点地把颜色抹掉,这是否是在纯理性的潘少辉‘标签’,和重感性的刘琦‘标签’之外的另一个‘标签’呢?如果一个舞团有太多不同的‘标签’,哪一个才算是正式的‘标签’呢?

不过,什么样的‘标签’都没关系,总之从现在到在4月中,广东现代舞团独一无二的‘标签’就是《本无》这个样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