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雷动天下的新风格?

标签:
文化舞蹈现代舞 |
《白·夜》中的胡沈员、郭伟、扎西旺加
去年“北京舞蹈双周”开幕式演出结束后,有一位连续参加了两次舞蹈节的朋友,带着质询得语气跟我说:「为什么雷动天下的舞蹈风格都是一个样?」
我有点懵!如果说皮娜·鲍什Pina Bausch舞团的作品都是鲍什风格,威廉·佛塞尔William Forsythe舞团的作品都是佛塞尔风格,甚至云门舞集的作品都是林怀民风格,我可以认同,而且会理直气壮地跟朋友说:「他们的风格就是好,让人百看不厌!」
可偏是雷动天下,以至广东现代舞团和城市当代舞蹈团却当不起‘风格都是一个样’的评语。这三个舞团都是以我的艺术观点为建团路线,也就是说,舞团各自在北京、广州和香港搭建平台以鼓励不同风格的编舞家进行创作,而在雷动天下经常发表作品的李捍忠、桑吉加,在广东现代舞团经常发表作品的刘琦、潘少辉,在城市当代经常发表作品的黎海宁、梅卓燕、黄狄文、庞智筠等,他们的风格南辕北辙,怎么可能‘都是一个样’?
后来发现朋友只是观看了雷动天下在艺术节中演出的两台李捍忠的节目,才有点恍然。我从来不认为编舞家有个人风格是件坏事,而且一位成熟的艺术家对如何呈现作品,自然有其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感觉,可不能、也无需每天变一个花样,只要这些编舞家不要把自己的风格强加在别的编舞头上,甚至变成学校里的教学大纲,训练一大堆小皮娜、小怀民、小捍忠、或小吉吉就好!
雷动天下历来应邀参与各地的艺术节,确实演出大部分是李捍忠和桑吉加的节目,一方面他们分别是舞团的执行艺术总监和驻团艺术家,节目安排自然有所倾斜;更重要的是,一般艺术节负责人挑选节目,自然挑些成熟并有压台感的,而李捍忠和桑吉加的作品便特别合适国际艺术节的需要,也因此他们才有实力成为雷动天下的高层艺术领导。不过,李捍忠的舞蹈节奏变化快速、充满菱角形的动作强而有力,而桑吉加设计的动作则像变形虫般诡异地穿透空间、变化万端,两人作品风格无论怎样看,都不是一个样。而那位只看了两台李捍忠的节目便匆匆下结论的朋友,我只能邀请他来观看其它雷动天下的作品了。
刚好4月12、13、14日在雷动天下剧场上演的《白·夜》,由青年编舞家汪圆清创作,以概念先行,带引动作的形式和内涵,充满能够在空白处指涉深层寓意的简约之美。我希望朋友来看《白·夜》,可以喜欢这种简约的风格;可同时千万不要误会:雷动天下不是要改变风格,只是在本来许多的风格中,又有新的尝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