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动天下下《榖雨》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北京雷动天下刚在3月中演出一台《惊蛰》,跟着在5月4、5、6日将会演出另一台新节目:《榖雨》。3月的《惊蛰》成绩让我欣喜,主要是因为这是舞团在自己的剧场里,首次正式对外公演,两天门票,卖得一张不剩;门票预售一空后,还有许多朋友来电查询是否有加场演出。有见及此,在筹备《榖雨》的时候,便早早定下,从原来计划的两场,加多演出至三场,看看效果如何。
‘惊蛰’和‘榖雨’都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气节。每年农历的2月13日,也就是公历的3月左右,是‘惊蛰’时节,表示春雷乍响,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并破土而出,雷动天下在三月中呈献的《惊蛰》,便是团员们蛰伏一年后,纷纷出笼的崭新作品;相隔了‘春分’和‘清明’后的‘榖雨’时节,也就是农历的3月30日、或公历的4月底5月初期间,描绘一片春天欣欣向荣景象,和风细雨滋润大地,带来榖物茁长的勃勃生机,而雷动天下在这期间呈献的《榖雨》,便恰如其份地展示了充满盎然生命气息的舞团新旧作品。
雷动天下在策划《榖雨》的时候,也曾花了不少心思,希望呈现舞团团员们编创的各种不同风格的节目,给人一种创作如‘雨后春笋’的感觉。不过,《榖雨》中的节目倒不全是新作品,还包括了雷动天下过去的一些精彩却未有太多演出机会的舞蹈,其中包括宋婷婷和刘斌在三年前编创的《天空》、李捍忠和马波在两年前编创的《初祭》、许一鸣在一年前编创的《独自等待》;而新节目则由四位青年演员撑场,包括扎西旺加编创的《静·地》、钱琨编创的《思凡》、李玥编创的《黢魃·94》和汤婷婷编创的《化》。
《榖雨》的七部作品中,《初祭》和《天空》都是群舞作品。《初祭》描绘的是人类对战争、对未知生活的惶恐,舞蹈中充满躁动的情绪,引领着舞者们一步步深入人类自我毁灭的漩涡;《天空》却是以纯粹的动作,展现一副世纪末人类在越来越被破坏的环境中,努力挣扎求生的悲天悯人胸怀。
《初祭》将在6月中被带到香港演出,而《天空》则在8月底于德国上演,在外地演出之前,这两部作品有机会先在《榖雨》中试演,北京的观众可千万不要错过。至于其他五支舞蹈:《独自等待》、《静·地》、《思凡》、《黢魃·94》和《化》,都是各有特色的独舞,充分展现五位舞者的个性风采,值得我们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