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现代舞在国外演出(6)

(2011-03-26 21:40:59)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4·第四种中国现代舞者驰骋于国际舞台上的机会,是由中国的舞团和国外著名舞团或编舞家合作编创节目,然后把节目放在中国和外国的舞台上演出。当然这种情况,首先必须中国的现代舞团和舞者本身有实力,能够引起外国舞团或编舞家的兴趣,愿意以平等的姿态合作才行。

曾经中国现代舞刚在起步的时候,也有许多外国的舞蹈家,愿意自费前来中国,为中国的舞团或舞蹈学校教课和编舞,可是他们带着到落后地区传播文明的心态,自然不会着意要把那些相对落后地区的现代舞,带回他们的本家了。情况有所改变是在1991年:美国舞蹈节于1987年开始支持广东舞蹈学校建设全国第一个专业现代舞班,每年派两位老师前来中国給课两个月,几乎所有老师回到美国后,都大力赞扬中国的现代舞者,美国舞蹈节的主席前来中国视察后,也深感惊讶,91年算是正式毕业,便决定把这批中国现代舞者带到美国纽约演出,并宣传为美国舞蹈节在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现代舞学生。当年的广东舞者们在美国演出引起震动,可是据我观察,美国媒体的宣传和评论,还是认为这是美国老师们在落后的中国所教育出来的现代舞成果。

无论如何,中国的现代舞和舞者,随着乔杨、秦立明、邢亮、桑吉加等在国际的现代舞蹈大赛中不停获取金奖,让国际舞蹈界无法忽视中国现代舞者的实力,并使越来越多的舞蹈家表达愿意前来为中国舞团编舞的愿望。我到如今还收到不少外国艺术家们的提议,由他们负责筹措一切制作费,并由他们为中国现代舞团编排节目,舞团不用付一分钱,就可以演出外国编舞家的作品,更将由他们负责,把舞团带到外国的舞台上,演出这些作品。

这样的条件听起来很吸引,于是在我的安排下,分别在1999年由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和法国编舞家卡琳娜·萨珀塔(Karina Saporta)合作,及2004年由北京现代舞团和加拿大编舞家娜丁·图恩(Nadine Thoin)合作,由中国的现代舞团演绎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并最终分别在法国和加拿大进行巡回演出这些作品。

仅有的两次经验,让我对以后同类型的提议深怀戒心。两次在国外的巡演都进行顺利,住得好、吃得好,剧场都是国家级,演出也备受重视,每次都吸引得当地的艺术文化界冠盖云集。可是演出后,观众的提问,常常让我无言以对:中国是否不自由,不能有自己的创作?是不是你特别喜欢我们国家编舞家的作品?这样的题材,如果由中国人来编,会编出些什么样子来?你们中国有自己的现代舞吗?

后来再一想,整个舞团跟外国编舞家合作,跳了一个外国人的作品,然后跟着外国人巡回演出,少说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虽然一切吃、住、行和制作不用我们埋单,却在两个月当中,一点收入都没有,如果能挣得一点名气,还可以当成是一次宣传活动,可是节目是属于外国人的,中国的舞团孜孜地到处跳这个节目,却没有报酬,还被人带着惋惜的神情说,你们那么好的演员,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好作品,太可惜了!这岂不是当了一次冤大头兼廉价劳工?

所以打从2005年起,我是拒绝一切相类似的提议。每当法国、德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的文化机构,要求舞团跟他们‘免费’送来的编舞家‘合作’,然后甜甜地说,我们可以把你们舞团带到我们国家演出,让你们更国际化!那时候我会说:不感兴趣,除非在你们国家的演出中,也有我们中国编舞家的作品,而且,既然你们有钱送一个外国编舞家给中国的舞团,也同时可以送一个中国编舞家给外国的舞团啊!

想不到这一招真行!2005年之后,外国许多跟中国现代舞团合作的项目,还真的把中国的舞者和编舞家放在平等的位置,互相合作。经过几年的筹备,2008年广东现代舞团和美国珍科思舞团(Margaret Jenkins Dance Company)合作,由两个舞团合作演出《换日线》,节目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由美国舞团的艺术总监编创,第二部分由广东舞团的编舞家刘琦编创,第三部分由双方的编舞家联合编创;2010年相同的情况也发生于北京雷动天下和澳大利亚的艾思普森舞蹈团(Expressions Dance Company),节目名称《初祭》,也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澳大利亚的艺术总监编创,第二部分由雷动天下的编舞李捍忠编创,第三部分由双方的编舞家携手编创。《换日线》已经于2009年在美国巡演了五个星期,《初祭》也将在2011年9月于澳大利亚公演。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让中国的现代舞者以平等交流的姿态,踏上国际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