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现代编舞家的个性烙印(3)

(2010-12-07 12:07:12)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在我眼中,中国大陆第二位拥有鲜明个性化动作烙印的舞蹈家,是任教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的王玫。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1987年前往广州学习现代舞,1993年北京舞蹈学院成立现代舞的编舞专业时,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师和编导。

王玫是一位出色的编舞家,她首先拥有扎实的民间民族舞蹈功底,对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节奏有深刻体味,尤其她能把朝鲜舞中的呼吸转化成自己舞蹈中的动律,成为王玫风格的突出点;此外,1987年第一位到广州授课的现代舞老师,美国李蒙舞蹈团(Jose Limon Dance Company)的莎拉·史特豪斯(Sarah Stackhouse),对王玫的影响最深,许多今日王玫舞蹈中肢体摆动和重心转移,都隐约有着李蒙技巧的影子。揉合了民族舞的呼吸节奏和李蒙技巧的摆动转移,加上王玫对生活和灵性上的独特感悟,使她编排出《潮汐》、《两个身体》、《也许是要飞翔》等精彩作品,而在作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由充满呼吸韵律的节奏和随时晃动的重心,所组成的奇妙动作质感。

可惜王玫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导别人编舞,而且选择留在北京舞蹈学院当个老师。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学观念是彻头彻尾的传统模式,老师说‘东’,学生便绝不能跑‘西’,最后的成果,便是以学生是否模仿老师到位作为评核的标准。王玫在北京舞蹈学院呆久了,教学的方式受传统训练方法的影响太深,总希望学生能够跳出老师心目中的规范和模式,而不是鼓励学生掌握现代舞中的自由实验精神。

本来现代舞的各种技巧体系,只是针对人体运动的不同认识而发展出来的训练方法,任何一种动作方式,无论是格兰姆、李蒙、尼可拉斯、霍顿甚至王玫的技巧体系,学得到家了,都可以一脉相通。但北京舞蹈学院的现代舞却属于编导系,以训练‘编导’为主。‘编导’的训练和‘技巧’的训练不一样,应该是以开阔思维,挖掘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质为主,结果在传统教学的训练下,北京舞蹈学院出来的现代舞‘编舞’,强调的所有呼吸、节奏、审美选择等,几乎都便成了‘王玫’个性特质的翻版。本来只是王玫的私人个性烙印,却通过学院式的大批量训练,烙印在许多应该有着各自个性风格的年青编舞家身上。以致现在每当我看见许多所谓中国式的现代舞作品中,演员夸张地以呼吸带动动作,而停下来时,两条手臂还在晃呀晃的,我便免不了头疼,只能说,“精彩的王玫,中国只要一个就够,翻版的王玫,要那么多干嘛?”

中国现代编舞家的个性烙印(3)
中国现代编舞家的个性烙印(3)
中国现代编舞家的个性烙印(3)
中国现代编舞家的个性烙印(3)
王玫作品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