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假期(2)
 (2010-08-22 00:06:29)
	
			
					(2010-08-22 00:06:29)		| 标签: 旅游文化 | 
山东之行的第二站,来到了泰山。
孟子尽心篇里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刚探访过孔子的家乡曲阜,自然下一步要学效孔夫子而小天下一把了。
老实说,我以前没有到过泰山,只从介绍资料里知道,泰山海拔1545米,在芸芸世界地理的高峰里,只能算个小弟弟。单是我随雷动天下在8月初演出于美国的维尔镇,便位于美洲洛矶山的海拔2484米处,比泰山足足高出差不多一千米,因此我总觉得孟子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未免有夸张之嫌。
不过当亲临泰山,仰观玉皇顶一峰独峙,在群岭环伺之间,巍然耸立,真的有种君临天下的气势,难怪先后有十二个中国皇帝都要跑来泰山举行封禅,原来不是为了山高,而是为了那股气派。
如果只是要高的话,那所有皇帝都跑去喜马拉雅山封禅算了,可是咱们山东这个泰山啊,让人可以徒步由山脚走到山顶,经过中天门、南天门、天街,蜿蜒曲折、高低起伏,寓意着人生旅途的坎坷,却又不至于使普通人因为无法克服,而放弃攀爬至最高峰的念头。想来历代中国的皇帝在泰山封禅,也大概需要跟平民老百姓一样,尝试徒步爬到最高峰处,才真正能够领略一种人生的气派吧!
我和友人们却取了个巧,也不忌讳什么“上山容易下山难”之说,先是乘坐索道缆车直达南天门,在山上游玩一遍后,才经十八盘拾级而下。在逆着人流下山途中,看着往高处走的男女老幼,不管劳累、汗流浃背,一张张面孔里,竟然都呈现出平时在都市里少见的坚毅神色,或许,拥有帝皇气派的泰山,是属于帝皇的,也是属于平常人的。
我对泰山的兴趣,除了它的气派之外,还因为它是一座道教名山。作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二洞天,泰山其实更多反映了民间的祈福习俗,多于真正道教里的神仙信仰。山下的岱庙、半山的碧霞祠、顶峰的玉皇庙,分别供奉着道教重要神祗如东岳大帝、东华帝君、碧霞元君、玉皇大帝等,但最有趣的,是庙中香火最盛的,反而是配殿中供奉的财神爷爷。
我也知道,中国近代道教的宫观已经世俗化到不堪地步,也不指望在游人如织的香烟缭绕中,寻觅到真正的大德真人或玄妙胜境。感受着模仿旧式仪轨而新盖起来的建筑,曾经一度受无神论统治的国度,今日的年轻人们却无比虔诚地对着各种雕塑倒头就拜,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在拜的,是什么?
当然,泰山已然彻底世俗化,它不再属于帝皇,也不再属于神仙,而更多属于今天没有了信仰的中国平民百姓,可这个褪去儒家封禅、褪去道家玄思妙想的泰山,披上新一层平常人的色彩,自然会有它另外可爱的一面吧!其实出自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道教,也是一个属于世俗的宗教,世俗的道教和世俗的泰山,真是无比匹配。
不过,传统中的道教,还有宁静致远的一面,要找寻我心目中那虚无缥缈的道家宫观,可得要往别的地方去寻,比如说,我们的下一站,崂山。
 
泰山迎客松前
我和许一鸣暂当一回迎客
从山脚往南天门上看
蜿蜒曲折十八盘
要往上爬
在爬山途中
处处是山间石刻
留下多少前人的生活感慨和心思意念
 
 
玉皇顶上远眺群山
 
在天街前暂时休息一下
等待出发下一个行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