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现代舞周」开幕日主题:香港
(2010-07-12 16:03:04)
标签:
舞蹈现代舞现代舞展演周文化 |
7月25日(星期日)第七届「广东现代舞周」开幕当天,从早上九点开始直到下午三点半在广东现代舞团总部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报名注册,其中参加「青年舞展」和「另类平台」演出的朋友首先领取一张带有照片的「现代舞周演出证」,其他朋友则可以购买一张也是带有照片的「一卡通」,凭「演出证」或「一卡通」便可以以优惠价选修各项「大师班」、「工作坊」课程,和选购「专业观摩」、「另类平台」节目门票。
为了跟广州主办「亚洲运动会」相配合,今年「广东现代舞周」有了一个特定主题:‘非常亚洲’,演出内容焦点自然放在来自亚洲各地,或跟亚洲地区有关的艺术家身上,经过一番讨论后,组委会决定开幕日的节目以我最熟悉的‘香港’为主题。
当天下午四点钟举行的「另类平台」是今年面向观众的第一台节目,请来香港资深舞蹈家梅卓燕,演出由她自编自演的个人独舞节目《五十年不变:舞照跳》。我看了这台节目于去年十一月在香港文化中心的首演,实在对梅卓燕这位年届五十,却在舞台上风华正茂的艺术家深深佩服不已。一段一段曾经在舞台上各领风骚的独舞,在编舞家并舞者的身上涓涓细涌而出,让我感叹时光流逝之余,又赫然有了重新审视香港舞蹈面貌发展变化的冲动。《五十年不变:舞照跳》展示了亚洲、中国、香港舞蹈家们走在现代舞之路上的心境与坚持,也最能代表「广东现代舞周」今年的主题特征。
晚上八点钟的「专业观摩」由香港的旗舰艺术团体:城市当代舞蹈团负责,演出桑吉加编排的《那一年·这一天》。这一台节目也是有关时间流逝的舞蹈,不过当梅卓燕在时间长河中踽踽独行,展示了人性中的孤高和倔强,而桑吉加则更多关注时间不断延伸,人们的记忆无可避免地越显模糊,影响了对周围环境和对过去事物认知的游移不定。可以说,桑吉加作品呈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剧感,通过多媒体录像、满台游走的布景道具和演员状若疯狂的动作处理,让观众沉浸于重重压抑中,而最终得以洗涤心灵。
让我特别高兴的是,香港许多文化界人士,尤其是政府有关支持艺术发展的部门高层负责人,都开始重视「广东现代舞周」这个交流平台。「广东现代舞周」开幕日那天,香港民政局和香港艺术发展局都答应派遣代表前来广州,一方面观看和支持香港艺术家的演出,另一方面也切身感受内地观众的热情,并香港和内地现代舞艺术能够融为一体、合作无间的发展趋势。
开幕日那天虽然有个‘香港’主题,演出的却不全部来自香港的艺术家。在节目单里没有标明,不过前来注册的朋友可以注意,当天早上十点到中午十二点之间,在广东现代舞团小剧场外面的小片空地里,将有来自比利时的舞蹈家卡瑞恩·温珂Karin Vyncke率领三位舞者演出环境舞蹈,这些环境舞蹈原意是给前来注册的朋友一些惊喜的,组委会方面叮嘱我不要透露给别人知道,不过我在这里悄悄跟大家说了,到时大家可以留意,但千万不要说是从我这里获得讯息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