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至爱的一位编舞家马兹·艾克

(2010-04-30 09:20:12)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芭蕾

文化

五月份的北京充满现代舞气息,除了「北京现代舞展演周」安排的节目外,还有来自法国、以色列、苏格兰、爱尔兰和瑞典的舞蹈家,为我们提供演出、讲座、工作坊和大师班等一系列活动。对许多喜欢现代舞的朋友来说,5月15,16日将是一个非常艰难抉择的日子,因为在国家大剧院里有法国卡斯特舞团(Système Castafiore)(15日)和以色列平头舞团(Inbal Pinto Dance Company)(16日)的演出,而在解放军歌剧院里则有来自瑞典的卡尔伯格芭蕾舞团(Cullberg Ballet),为首都的观众带来三部现代舞作品:《她是黑色的》(She was Black)、《黑与花》(Negro con Flores)及《地下四十米》(40 M Under)。

《黑与花》的编舞约翰·英格尔(Johan Inger) and和《地下四十米》的编舞亚历山大·艾克曼(Alexander Ekman)都比较年轻,我在三十多年前欧洲浪荡的时候,他们还未曾出道,因此还没有机会现场看过他们的作品,可是《她是黑色的》的编舞马兹·艾克(Mats Ek)却是我在学习舞蹈时的至爱,他的许多作品影响过我对舞蹈和艺术的看法,直到现在。

马兹·艾克在四十多年前便活跃于国际舞台上,他的母亲比瑞芝特·卡尔伯格(Brigit Cullberg)是国际知名的芭蕾舞蹈家,于1967年在瑞典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卡尔伯格芭蕾舞团。这个芭蕾舞团跟老牌瑞典皇家芭蕾舞团的风格路线很不一样,更多是以现代芭蕾和现代舞为主要节目内容。在他母亲的熏陶下,马兹·艾克成为一位极懂表演,又极富创意的舞蹈家。他在1982年继承了母亲的事业,成为卡尔伯格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直到1993年辞退芭蕾舞团的职务,成为一位自由身的编舞家。

我第一次接触马兹·艾克的作品,是在七十年代末的香港,卡尔伯格芭蕾舞团带了一整台属于马兹·艾克的节目来香港艺术节演出,当时我看了,被舞蹈中的创意、童真和圆熟的编舞技巧深深打动,却未有机会跟这位编舞家见面。

直到1985年的夏天,我参观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卡尔伯格芭蕾舞团的排练总部,还跟着舞团练功,上了一堂专为舞者而设的芭蕾舞课。欧洲的舞者上课时都很认真,我却发现在课堂的角落里,有一位金发十分帅气的高大男子,虽然跟着上课,却每一个动作都变异地奇形怪状,而更奇怪的是,这些动作又十分有趣,竟然吸引着我直盯着他看,连课也上不成了。当然其他舞团的团员们见怪不怪,还是认认真真地做他们应该做的练习。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奇怪而帅气的男子,就是他们的艺术总监,也是我特别喜爱的编舞家马兹·艾克。

之后再面对面见到马兹·艾克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四年后的2009年四月,在美国休斯顿的舞蹈沙拉艺术节里,我为邢亮的独舞演出做监制,而马兹·艾克则和他的妻子演出一段淡淡而温馨的双人舞,作为他们结婚周年的庆祝。

跟马兹·艾克聊天,觉得眼前和煦健谈的舞者,一点不像六十四岁,虽然在我印象中的金发,变成了如今的满头白丝,健硕的体型,有了一点松弛,但从那一双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童真的眼眸里,还是引领着我,重温学习舞蹈和建团之初的时候,那种相信生命价值和探索生活种种可能性的精神;那种精神,就像曾经的一位高大帅气而奇形怪状的男子,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

我至爱的一位编舞家马兹·艾克

我至爱的一位编舞家马兹·艾克

我至爱的一位编舞家马兹·艾克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演出的马兹·艾克作品

《她是黑色的》剧照
朋友们如果想看节目

可以直接跟卡尔伯格芭蕾舞团在北京的负责人联系

许玉:电话 51650798(内线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