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第六届广东现代舞周(4)

(2009-08-21 00:30:06)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今年现代舞周的表演节目十分成功,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连我在邀请各个舞团和组织节目的时候都未曾估计得到。尤其是每天晚上「专业观摩」演出后的「演后艺人谈」最能反映一台节目是否成功,能否引起观众兴趣,让他们留下来跟艺术家作更深入的交流。我们作了一个统计,每天留下来听讲和发问的观众都不少于二百人,《非常双人》的那一台节目更夸张地吸引了三百多人留在观众席上,不愿离去。

丹麦人体拷贝舞团的艺术总监占士.皮耶列卡(Jens Bjerregaard)带领舞团前来参加演出,本来打算演完便跟舞团返回欧洲的,却被中国热情的观众唬住,连忙更改机票留在广州并观看了每一场演出,目的除了欣赏节目外,更是希望多了解中国观众对现代舞的反应。据他说,今日在欧洲的现代舞演出,观众一般看完节目就走,间中也有主办单位安排艺术家跟观众的见面,能够有一、二十人留下来便很不错了,想不到中国的观众那么厉害,而且他们发问的问题也很到位,显然在艺术上有一定的修养。

当然在观众与艺术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作为项目的主持人兼翻译,便亲自体验了许多奇怪又好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更多反映了发问者自己的世界观,这些观点未必真正跟舞台上的演出有直接关系,惟其如是,才在观者和舞者的一问一答中,看见了真实的人性流露。

比如丹麦人体拷贝舞团的「演后艺人谈」中,一位女观众询问:为什么中国的现代舞者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凝重严肃,而欧洲的现代舞者却可以在舞台上轻松地起舞?我作为翻译首先一愣,因为刚刚下午一台来自香港的节目里,许多舞者在舞台上便属于轻松搞笑,让观众看得乐呵呵的,或许香港的舞者不属于中国的?但当中如邢亮、罗凡、杨怡孜等都是来自中国的呀!当然那位女观众也看了「另类平台」中的《香港自由行》,可仍然坚持认为中国的舞者就是轻松不起来。

丹麦舞团的艺术总监皮耶列卡很有礼貌地回答说,他认为每一个舞者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不能用欧洲就是轻松、中国就是不轻松的简单二元划分法来看待两地舞者。其实当晚演出节目的首演者便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前广东现代舞团演员马康,虽然这次马康没有跟团前来广州演出,但他作为首演者演绎舞蹈的风格,影响着其他后来学习这个节目的欧洲演员,而编导皮耶列卡认为,中国演员马康在舞蹈中的表现才真是轻松呢!

我想,那位女观众一定自己也是跳舞的,而对什么是‘中国现代舞’一定有许多思考上的压力,所以真正轻松不起来的,其实是她自己,以致在她的感受中,中国的现代舞就是‘不轻松’。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发生在荷兰2动舞团的「演后艺人谈」中。一位携眷前来欣赏演出的男观众腼腆地问,他感到节目演绎两个男人之间的生活片段,带有同性恋的意识,想问两位演员凯文•波拉克(Kevin Polak)和米高•德勇(Miquel de Jong)在真实生活中是否同性恋?

恰恰两人都不是同性恋者,凯文•波拉克更是讨了米高•德勇的妹妹做老婆,两人是不折不扣的襟兄弟关系。不过,凯文笑着说,有许多人问过他们相同的问题,想要知道他们是不是同性恋,可他们发现,许多在他们舞蹈中感受到同性恋的观众,本身便是带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也所以两个男人之间的许多身体接触碰撞,会让同性恋者浮想翩翩,并阅读出许多有关同性之间的爱恋指涉。

如此的解答,当然让发问问题的男观众脸红耳赤,摆手拧头之余,急忙拉着身旁女友作证,也引得哄堂观众大笑。其实嘛,那位男观众是否隐密的同性恋者只是开玩笑,在今天相对开放的社会中更是没有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这个问题的出现和解答,却是让我们上了一堂好玩的观众心理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