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当代三十年系列(17)

标签:
舞蹈现代舞 |
1985年,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踏入艺术上的成熟时期,除了获得黎海宁出任艺术总监之职,使舞团的发展有了一个总舵手之外,舞团的编导班底也蔚然成形。黎海宁、彭锦耀和我经过数年间在舞团里的不断创作磨练,各自发展出不同的个人创作风格。三个人的作品撑起了城市当代舞蹈团在八十年代中的演出舞码,在当时的香港舞坛中,独领风骚。
城市当代的十二位建团团员,原本各具编舞才华,不过到八十年代中期,因为不同的私人原因,各自离开香港,移民外国,黎海宁和我成为舞团当之无愧的元老代表,而陆续加入的新团员,一方面年纪较轻,思虑还不成熟,另方面他们在加入城市当代之前,以芭蕾舞的训练功底为主,没有创作意识,都是在成为团员之后才放胆尝试编舞,以致舞团在八十年代的重要编创作品,渐渐集中在黎海宁和我的手上。
不过,彭锦耀却在八十年代中的城市当代舞蹈团里,横空出世。他以天才之姿,在短短几年间,跟浸淫舞蹈创作多年的黎海宁和我鼎足而三,担当起当年舞团至少三分之一的编舞工作。而他的作品也常常成为香港舞蹈界,甚至整个文化界的关注焦点。
彭锦耀生于香港,在香港、东京、及纽约习舞。开始时专注于芭蕾,受美国芭蕾舞大师巴兰钦 (George Balanchine) 的新古典芭蕾美学及技巧影响至深。后研习现代舞,训练及创作理念承袭肯宁汉 (Merce Cunningham) 一脉。他在1981年自美国回来香港,加入香港芭蕾舞团,于1983年转投城市当代,并成为舞团的驻团编舞家。他在1990年离开舞团,到台湾出任台北舞蹈空间舞蹈团的艺术指导,1998年更远赴新西兰,成为当地大学的舞蹈导师。
在香港期间,彭锦耀除了担任城市当代舞蹈团的编舞之外,在1984年发表个人独舞作品《展》,也是香港舞蹈家的第一次个人独舞演出晚会;又在1987年跟不同媒体的艺术家合作成立「多层株式会社」,以表演多媒体作品为主;更于1991年随京剧梅派名宿包幼蝶、荀派演员沈松丽及名琴师李权学习京剧中的青衣行当。
彭锦耀的编舞风格历经几个阶段变化,早期作品以纯舞蹈为主,如《类星》、《氛围气》、《3/4拍事件》等,中期作品以舞蹈剧场形式居多,如《金陵杂剧》、《怪谈/绘卷》、《天方夜谭》等,而在舞团后期的作品则是他自创一格的漫画式剧场,如《心性篇》、《放射性行动》、《七仙女》等。至于他离开舞团之后的创作,更是天马行空,让人无法定断作品属于何种流派,其中包括《憨弟》、《终极芭蕾1995》、《超时空turbo封神榜》、《剧场里的S先生》及《躯体乱弹》等。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城市当代舞蹈团,在黎海宁为总舵手的引领下,以黎海宁、彭锦耀和我三人的作品为号召,成为三头马车拉动舞团发展的格局。当时舞团的演出,大部分以三段式节目为主;黎海宁一个作品、彭锦耀一个作品,加上我的一个作品。如此设计,好处是每一位编导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却又因为要推出新节目,三位编导都不断获得思考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实践练习的机会。
举个例子,1986年3月,城市当代舞蹈团的节目舞码是,彭锦耀的《类星》、曹诚渊的《追日》、黎海宁的《谪仙》;1986年5月的舞码是,黎海宁的《粉墨登场》、彭锦耀的《氛围气》、曹诚渊的《隐所》;1987年3月的舞码是,曹诚渊的《闲人免进》、黎海宁的《不眠夜》、彭锦耀的《3/4拍事件》;1987年12月的舞码是:黎海宁的《女体之感动》、曹诚渊的《话事啤》、彭锦耀的《八段回环》;1988年8月的舞码是:彭锦耀的《放射性行动》、黎海宁的《自由联想》、曹诚渊的《三出中国舞》。
城市当代舞蹈团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快速成长,也带来不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舞团的舞者和观众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作品问题。当时黎海宁、彭锦耀和我因为得到不断磨练编舞的机会,各自发展出强烈的舞蹈个性风格:黎海宁的作品越来越趋向沉郁内敛,强调舞蹈整体剧场的感觉;我的作品则越来越考究群舞场面,特别重视历史和社会题材;彭锦耀则越来越‘怪’,舞蹈走偏锋,出奇招,让人莫名其妙之余,更会不知所措。
难得的是我们三人又各自培养了一些忠实观众,有人特别喜欢黎海宁那深邃而刻骨铭心的世界,有人从我的作品里享受到一种张扬的大气,而也有不少观众就是要看彭锦耀如何在舞蹈中破格出位。不过,八十年代的香港舞坛还是年轻,远未至于了解现代舞蹈的包容和多元意义,所以舞团的演出中,经常会发现一部分观众只看三分之一的节目,然后扭头就走,生怕看了别样风格的节目会污染眼睛似的。最夸张的一次,是某一位仁兄在前面三分之二的演出中兴高采烈,击节鼓掌,却在最后三分一的节目中,忍无可忍,大喊一声:垃圾!然后气冲冲地推门离开剧院。
就是在这样一种可笑复可怕的气氛里,城市当代舞蹈团一步一脚印地度过了八十年代。回忆起来,也是在那个三头马车的年代里,坚定了我对现代舞团的运作,应该走向多元而包容的理念。舞团能够提供不同风格的优秀节目,正是舞团的实力所在;观众能够让眼睛和灵魂品嚐不同风格的山珍海味,也证明了观众可以通过艺术开展胸襟;至于有些人却只懂偏食,损失了什么?他们永远无法知道。
《3/4拍事件》剧照,编舞:彭锦耀
《闲人免进》剧照,编舞:曹诚渊
《不眠夜》剧照,编舞:黎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