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2009-05-27 10:07:02)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在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中,共有十四支由现在专业舞团中任职的舞者们编创的舞蹈节目,昨天谈过七支舞蹈,今天再谈谈余下七支。

来自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几位舞者贡献了两个作品:《上路、路上》和《5X》。

《上路、路上》的编舞尹昉在舞蹈中展现了对未来前途的无知与彷徨,正是今天许多不甘寂寞的年青人心理写照。两位演员背着背囊,出发远行,目的地?不知道。动作设计非常生活化,而舞蹈最有趣的地方,是想要打破舞台惯用的灯光照明形式,只凭观众手拿电筒照向舞台。这个新颖的形式构思,一方面可以尝试不同光源可能性,另方面也凭借灯光和观众产生互动关系。可惜舞蹈内容太多地预设了什么时候要黑场,什么时候要光亮,手拿电筒的观众必须听命于演员吩咐而开灯关灯,减弱了演员及观众之间的互动尝试,使舞蹈的形式和内容未能真正配合起来。提议下次可以尝试以这种灯光形式来配合比较抽象的舞蹈,让观众也可以用他们手上的电筒跟演员‘玩’起来,必会有更突破性的效果。

《5X》也是由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演员演出,本来有许多值得谈论探讨的地方,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编导不愿意观众知道他是谁,而化了一个乌有其人的‘吴国梁’名字。为了尊重其人,在这里我也不好妄加讨论这个作品了。

还有五个作品来自雷动天下的演员:《在这个城市里》、《寻找我的阳光路程之一》、《片段之一》、《爱、如此》和《天空》。

《在这个城市里》编导刘益锋用舞蹈来诠释城市里的疏离感,却不是用精巧的动作设计来说话,而是活用了整个先锋剧场的舞台空间,把一段又一段的独舞放在不同的空间里演出,每一段独舞像是各不相干,却又互为表里,形式就是内容,在这支舞蹈里被演绎得比较成功。

《寻找我的阳光旅程之一》是许一鸣过去的大型创作《寻找我的阳光旅程》里的其中压轴一章。舞蹈有趣之处,是打破了双人舞的固定程式,舞者在地板上双双蠕动,身体牵扯缠绵,重复着回旋不休的动作,没有开始、没有结尾,也没有高潮起伏,就如生命的不断寻觅中的生生不息。

《片段之一》的编导訾伟安排四位女舞者演出的不到三分钟的四人舞,展现的只是一种等待的感觉。舞蹈中几乎没有任何大动作,演员在舞台上东张西望,一会后,便优雅地转身离开舞台。这真是考校演员功力的一段舞蹈,幸亏舞蹈够短,还能吸引观众观看。

《爱、如此》却是立足于舞蹈和话剧之间,编导沈钧和其他三位舞者在舞台上一板一眼地说起台词,又认认真真地跳着国标舞,在舞台上轻轻一步就跨越了话剧和舞蹈之间的藩篱。作品内容主要在探讨爱情,难得地以幽默手段,娓娓道来,观众看着,也感受到一股子温馨。

《天空》的编导是刘斌和宋婷婷,作品以环保为主题,通过七位演员的不同组合舞蹈段落,展示人类生活里,面对空气污染或其他环境变化带来的种种无奈与挣扎。我认为这支舞蹈是整个展演周中,最具有突破意识的一个作品。舞蹈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动作设计上的重心转移方式和肌肉发力点的变化自如,这种舞蹈本质上的创新,不是单靠聪明就可以呈现出来的属于形式或概念上的花样,而是需要舞者和编舞者在排练厅里默默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才有可能得到的一点成果。

从以上节目中可以看见今天中国的专业现代舞者们的求新求变精神,虽然未必每一个作品都算成功,却能够不拘别人的眼光,在舞展中坦然‘亮剑’,彼此交流,探讨舞蹈发展不同的方向,这,正是北京现代舞展演的目的。

                                                                        (待续)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上路、路上》剧照

 

《5X》剧照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在这个城市里》剧照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寻找我的阳光旅程之一》剧照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片段之一》剧照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爱、如此》剧照

 

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8)

《天空》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