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现代舞展演周(1)
(2009-05-07 16:00:04)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在先锋剧场轰轰烈烈地连演五天之后,在4月19日晚上落下帷幕。演出虽然圆满完成,雷动天下的工作还没有结束,舞团技术和行政人员正在整理演出录像资料,将于日内制作成光盘,完成后会分发给各演出单位的负责人。
事隔两周,也是回顾这次活动的适当时机。日前我跟雷动天下的全体员工开会,把这次展演周从筹备,到演出,到许多后续工作都从头梳理一遍,发现了其中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原因大部分是来自舞团工作的粗疏失误,却也是因为雷动天下第一次在北京举办如此大型的活动,错漏在所难免,希望经过检讨后,下一次(两年后第四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会有更好的效果。
工作细节方面的改善,有行政部和技术部的人员去费心,而我倒想从演出节目方面去深入回顾这次展演周的趋向得失。首先综合整理一下这次演出的节目,共五十三支作品,代表了三十五个团队。本来我的原意是希望每个团队只派一个节目参演的,不过考虑到一些大专院校的舞蹈班里,不同学生排演的节目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正如雷动天下的几位演员都各自拿出了很有个人风格的节目,如果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同一单位而没有了参加展演的机会,对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也不公平。所以最后决定还是接纳了所有有兴趣参加展演的编导和节目,使本来原本计划三天的展演,一下暴增至五天,每天包含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节目内容。
现在的五十三支舞蹈作品,大体代表了三大类型的创作。第一种类型来自舞蹈专业院校,由现代舞班里的老师或学生进行创作,因为作品属于课堂作业,要向领导们汇报,故此带有一定的学院派风格;第二种类型来自现役的专业舞者,他们在专业舞团里工作,一方面保证了舞蹈技术上的娴熟,另方面也比较能凸显个性化的创作取向;第三类型来自非职业的舞者,他们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和对创作的热情,以工余时间进行排练,舞蹈的水平显得比较参差,其中优秀的作品足以叫人惊艳,也有许多作品脱不掉模仿又力不从心的痕迹。
且把五十三支作品分类如下:
学院类型创作:
1。《话语权》
2.《生命之舞》
3.《远去的绿色》
4.《饭碗》
5.《新女性》
6.《空城》
7.《谁懂我》
8.《黑与白》
9.《散了吗?》
10.《忡、冲、憧》
11.《你、我、他》
12.《面具》
13.《猜》
14.《零点零分的寂静》
15.《我欲…我能》
16.《一切之后》
17.《佐佑》
18.《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19.《梦想街道》
专业类型创作:
1.《在这个城市里》
2.《爱,如此》
3.《寻找我的阳光旅程之一》
4.《片段之一》
5.《谁》
6.《天空》
7.《秋歌》
8.《一切随风而去》
9.《素》
10.《无言的战友》
11.《独舞》
12.《上路。路上》
13.《5x》
14.《圆明园》
独立类型创作:
1.《胶带——片段》
2.《稻草人》
3.《玄梦三折》
4.《逆风飞扬》
5.《支离破碎》
6.《在往日的时光里奔跑》
7.《二三事》
8.《卷》
9.《因为我爱它》
10.《秉持着悲观与绝望》
11.《泥泞》
12.《读脸》
13.《心》
14.《捉迷藏》
15.《挣》
16.《逝去的爱》
17.《当爱埋入深水里》
18.《舞之魂》
19.《飞花梦》
20.《云水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