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海宁新作《永无休止》中的奇斯洛夫斯基

(2008-11-24 08:38:28)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电影

文化

    黎海宁的最新作品《永无休止》将在12月5,6日(星期五,六)跟观众见面。对我来说,每次黎海宁的新作品出现,就是一次文化冲击,思维震荡。因为她的舞蹈,不单只是纯粹的动作而已,更上天下地,把古今中外的许多题材和内容,通过精微细妙的巧思,以严谨的舞台形式呈现观众眼前。

    远的不说,2002年4月的《九歌》取材于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同名诗歌,2004年9月的《O先生家族死亡事件》取材于希腊古代戏剧家苏芬克里斯(Sophocles)的剧本【奥迪佩斯】(Oedipus),2004年4月的《畸人说梦》灵感来源于捷克文学家卡夫卡(Franz Kafka)的小说【蜕变】(The Metamorphosis),2006年12月的《证言》灵感来自俄罗斯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契(Dmitri Shostakovich)的生活自传,2007年12月的《女书》灵感来源于中国湖南省江永县的失传女性文字。在观看这些节目的时候,我常也因为题材和内容的吸引,不自觉地重新学习和认识一遍这些充满文化意趣的历史和艺术。

    黎海宁在2008年贡献的作品《永无休止》的灵感来自波兰电影大师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电影作品。中国喜欢电影的观众应该对奇斯洛夫斯基毫不陌生,他拍摄了许多被奉为经典的电影,包括《十戒》、《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等。奇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探讨‘生命的无常’,所以电影内容常围绕着死亡的神秘、人间的偶遇和永无休止的寻觅。

    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奇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总感觉他在电影里对世界冷眼旁观,却又满怀悲天悯人的心胸。他在1941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Warsaw),父亲患有肺结核症,所以必须带着家人到处漂流,寻找可以医治这种绝症的地方。奇斯洛夫斯基从小便到过许多不同城市,见尽世情。他在十六岁时,曾经进过一所消防员学校,可是三个月后,受不了严格的体能训练而自动退学。然后因为亲友的缘故,他被华沙戏剧技术学院录取,在学习当中,培养了对电影制作的兴趣。

    1964至1968年间,奇斯洛夫斯基幸运地考进入了波兰洛兹电影学院(Lodz Film School),这所学院曾经培养了包括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在内的许多著名欧洲电影导演。在校期间,也刚好碰上波兰相对开放的政治时刻,容许学生们在电影中进行比较大胆的实验性尝试。奇斯洛夫斯基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先后拍了许多非主流的记录片,在欧洲的电影圈中获得极高声誉。

    虽然我最喜欢的奇斯洛夫斯基电影是《两生花》,但他的《蓝白红三部曲》是最广泛为人认识的作品。《蓝》在1993年获得威尼斯影展的最佳电影金狮奖,《白》在1994年获得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红》在1995年提名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相信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翻版影碟售卖处,都可以找到这三部曲的踪影呢!

    奇斯洛夫斯基非常注重他的电影中的音乐,跟他合作多年的作曲家是捷碧尼尔.柏拉斯拿(Zbigniew Preisner),为每一套奇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配上宏大精奇的音乐。奇斯洛夫斯基不幸于1996年死于心脏病,才五十四岁,正值盛年。柏拉斯拿为了纪念这位艺术上不离不弃的伙伴,写下一首感人肺腑的《安魂曲》。历史上有许多作曲家为了不同的原因写过他们自己版本的《安魂曲》,在我所有听过的《安魂曲》中,能够真正打动我,让我心有所感的,就只有莫扎特(Mozart),佛瑞(Faure)和柏拉斯拿的三个版本而已。

    黎海宁的《永无休止》以柏拉斯拿的《安魂曲》为背景音乐,以舞蹈与电影大师奇斯洛夫斯基神交,对电影痴和舞蹈迷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盛事,而对我来说,更是一次重温和学习奇斯洛夫斯基电影的好机会。

黎海宁新作《永无休止》中的奇斯洛夫斯基 

奇斯洛夫斯基

黎海宁新作《永无休止》中的奇斯洛夫斯基黎海宁新作《永无休止》中的奇斯洛夫斯基黎海宁新作《永无休止》中的奇斯洛夫斯基黎海宁新作《永无休止》中的奇斯洛夫斯基

《蓝》海报           《白》海报            《十戒》海报            《两生花》海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