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我带领广东现代舞团到了意大利的罗马,参加由意大利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罗马音乐堂主办的罗马中国文化节。
文化节从5月23日开始一直到6月8日结束,在得到中国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罗马中国文化节集中展示来自中国的各种不同品种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和各种民间艺术,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去年一整年间,罗马中国文化节的艺术总监和艺术顾问团便在中国到处物色节目。他们先后跟我在广州和香港见面,并观看了广东现代舞蹈团和城市当代舞蹈团的节目,深感兴趣,并立刻敲定了两个舞团到意大利的演出。他们对北京雷动天下的节目也赞不绝口,可是因为他们在之前已经跟北京现代舞团有约在先,为了避免同时有两个来自北京的现代舞团出现在文化节上,便只好改约雷动天下明年再到罗马。
我到了罗马,第一时间就拿到文化节的节目单,看看意大利人对中国艺术的选择如何。意大利的表演艺术中,以歌剧最负盛名,所以文化节也以来自中国的歌剧作为重头戏。两套被邀请到罗马演出的歌剧分别是上海管弦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作由郭文景作曲的最新大型歌剧作品《李白》,和来自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豫剧经典作品《程婴救孤》。对西方观众来说,中国的传统戏曲跟西洋歌剧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把传统豫剧和新创的西式管弦歌剧归为一类来欣赏,可以理解。
戏剧方面,文化节请来北京和上海两个重量级话剧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我爱桃花》,和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演出《卡布奇诺的咸味》。两台话剧都是去年国内最出色的新作品,以普通话演出,所以演出时必须有意大利文的字幕翻译。根据过去经验,话剧作为文化交流项目,因为语言障碍,观众的理解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难。这次罗马中国文化节大胆地安排连续两台说中国话的话剧给意大利的观众欣赏,效果和反应如何,我也很想知道。
音乐方面,文化节的选择包含了从最传统到最先锋的节目,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音乐的多层面兴趣。三台音乐节目中,一台是青年指挥家谭利华带领的一队由年青乐手组成的管弦乐队,演出最新创作的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一台是由内蒙古合唱团和浙江省彩蝶女子乐团合作的带有市场化了的传统音乐节目;一台是来自中国,享誉国际的歌手和作曲家刘索拉和她的一班朋友组成的乐队演出具有实验性的前卫音乐。
让我挺感惊奇的,是文化节里的舞蹈项目,竟然是清一色的现代舞,可见意大利艺术家们对中国现代舞情有独钟!文化节里有三台舞蹈节目,包括广东现代舞团于5月31日和6月1日演出桑吉加编排的《火柴人》和刘琦编排的《临池》,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于6月5,6日演出由黎海宁、伍宇烈、梅卓燕、潘少辉、邢亮和我的作品组成的《银雨》,和北京现代舞团于6月2,3日演出的一台《北京意象》。
此外,文化节也请来了四套传统民间艺术节目:包括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石牌醒狮队表演南狮汇演,来自河南少林寺的武僧团表演少林功夫,来自陕西华县艺术团表演皮影戏,和来自重庆杂技团表演杂技。醒狮、功夫、皮影戏、杂技都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各自独当一面,又别具特色,可叫外国人大开眼界的节目,而且这些节目的演出地点,都是在音乐堂外的广场上,让广大的群众能自由免费观赏。可见这次文化节的负责人对文化艺术的理解,有着非常开放的观念,艺术并不一定必须在殿堂里演出的呢!

罗马中国文化节的宣传海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