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动天下推出新作《台前.幕后》

(2008-05-14 09:56:18)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雷动天下推出新作《台前.幕后》

    雷动天下是首届「北京现代舞周」的主办单位之一,在连串的表演活动中,当然不能缺席。5月16日(星期五)的天桥剧院里,舞团将会首演李捍忠和马波的最新创作《台前.幕后》。

    《台前.幕后》,顾名思义,是展现舞台上和幕后演员间的各种不同状态。舞蹈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演员的日常排练工作生活,下半场则呈现经过排练后的演出成果,上下半场互为表里,彼此关照,虽然没有故事情节,整体结构却非常严谨,也带着观众穿梭于专业舞者的日常世界里,许多段落更会让曾经学习过舞蹈的观众发出会心微笑。

    在这支新作品里,我再一次看到李捍忠和马波在编舞中追求自我突破的努力。在上一支力作《冷箭》里,李捍忠和马波有感于以前的作品偏重于大段大段的激烈舞蹈场面,而希望尝试以更安静的心态去创作,表达一种宁逸通达的境界。虽然最后出来的结果,让我感到的《冷箭》是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汹涌,那种发放出来的舞蹈张力,比所有之前的作品,更有过之。

    可能以编舞家的原初意念来看,《冷箭》未能达标,可因为编舞家的努力突破自我,成就了另一层更有趣,更耐人寻味的舞蹈风格。这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无穷可能性,也是吸引众多艺术家们愿意投注心力,不断尝试,希望突破原有风格框锁,进行探索性创作的原因吧。

    《台前.幕后》再一次展现了李捍忠和马波的勇于尝试。舞蹈的下半场是一段三十分钟的大型舞蹈,音乐是古雷茨基(Gorecki)的激昂澎湃的音乐,舞蹈保持着李捍忠一贯以来的风格——如备受国际重视的《满江红》、《逆光》、《不定空间》等抑扬顿挫的大场面大气派;可上半场约四十分钟的舞蹈,展现的是在排练下半场舞蹈时的情形,其中可以看见演员们早上初进练功房的懒洋洋状态,跳累了渴得不行的样子,不熟悉动作而各种犯错丑态,一一被夸张放大,摆在观众面前。

    李捍忠是先遍排了下半场的舞蹈之后,才着手编创上半场的场景。下半场的舞蹈有极其恢宏的结构,繁复的场面,李捍忠却已经驾轻就熟,手到拿来,加上雷动天下那些身手非凡的舞者们如鱼得水的配合,很快就出来一个可以让观众看得目不转睛的舞蹈作品。可我看李捍忠在编排上半场的舞蹈时,才真的是花尽心思,搅尽脑汁,他在尝试一种他自己也感觉陌生的东西:‘幽默’。

    我想中国的舞蹈不缺乏让观众看的开心,甚至嘻哈绝倒的作品,这种作品也可以说是‘幽默’。可是细究起来,‘幽默’其实要分三个不同层次:

    最低的‘幽默’层次,会容易沦为‘搞笑’。我们今天许多热闹喜庆的民间舞蹈中,或丑化某些角色,或夸张某种情欲,就是拿一些大家都觉得有趣的,可又跟我们生活无关痛痒的人和事来搞作一番,让观众捧腹大笑一把,这都是颇具威力的‘搞笑’手段;

    比较高级一点的‘幽默’,可以成为‘讽刺’。在中国相声传统的最高明的作品里,能够针贬时弊,把我们切身感受得到的生活中周围一些不合理想象,通过不同手段,在表演中给抖出来,并加以嘲讽,使听众得以舒解屈结,发泄忿慲,这是活用了‘讽刺’手法;

    可是最高级的‘幽默’,是能够进行‘自嘲’。通过反省自己个人的不足、或是拷问自己所属群体,如民族、国家、文化中的毛病,用轻松自然的态度,把这些不足之处和各种毛病一一摊开来,让阳光晒一下,又或通通风、透透气,都是有益于自己,也带给观众一个会心的微笑。

    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不缺‘搞笑’,也不乏‘讽刺’,却很少看见能够‘自嘲’的作品。《台前.幕后》的上半场里,我看见李捍忠、马波和所有参与创作的舞者们开始了一种‘幽默’,就是对舞者们在创作和排练时的各种状态,进行自我解构,甚至跟自己开起玩笑,把平常不怎样光彩的一面拿出来,在观众前抖一抖,也抖出了一种我认为是很了不起的‘自嘲’式的‘幽默’。

雷动天下推出新作《台前.幕后》

雷动天下推出新作《台前.幕后》

雷动天下推出新作《台前.幕后》

雷动天下推出新作《台前.幕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