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亚舞蹈论坛」两地年青艺术家的对话

(2007-12-06 14:40:24)
标签:

艺术赏析

舞蹈

现代舞

    11月25日(星期天)的下午3点,我到了中国艺术研究所位于东四环边上的剧场,观看一台由十八位来自欧洲和亚洲十七个不同国家的年青舞蹈家合作演出的节目。节目只是这些年青人在过去十天里凑合出来的一些音乐和舞蹈小样,从纯艺术的角度去看,显得粗糙,但其背后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原来这是一个由「欧亚舞蹈论坛」主办的活动,由中国的舞蹈家协会和舞蹈研究所协办,招待一群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年青艺术家们到中国游玩十天,头五天先在贵州的苗寨里采风,后五天到北京举行工作坊,把采风里得到的感受,半即兴半创作地编排成一台节目,邀请我们这些所谓舞蹈界中人来看。

    只是短短十天的行程,又要采风,又要创作,又要排练,最后的演出当然不会是一个什么深刻的文化冲击下的伟大作品。年青的艺术家们也明白,所以他们的演出也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只是在舞台上自如地把采风中获得的一些印象,通过身体动作释放出来。

    因为没有什么负担,舞者们在舞台上都显得很轻松,很享受这个活动的过程。作为一个观众,打从知道这个演出活动的性质后,我心里便从未指望在这些年青舞者身上看见什么传统融合现代,西方对话东方的老掉大牙的石破天惊的表演,反而是抱着观看这些年青人各自风采的心情来到剧场,而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舞者们也没有让我失望,把他们各自真实而个性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

    在观众席里,我和几个外国朋友坐在一起,大家的兴致都在猜测那十八位舞者的国籍。他们分别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本身便是个奇怪的组合,而且因为都很自如地表演属于自己的舞蹈段子,也很容易让我看见每个人的背景和独特的个性。

    在细心观察下,发现当天的舞蹈演员中,来自欧洲的舞者和来自亚洲的舞者还是有挺明显的区别——我说的当然不只是身材和皮肤颜色的区别,而是动作质感上的区别。据我观察,他们全都是以跳现代舞为主,却又各有传统舞蹈的基础。欧洲的舞者们的动作,甚至身体的状态,显得比亚洲的舞者们来得松弛。这种松弛不是现在北京舞院里强调的那种通过控制呼吸,吐气甩出来的硬松弛,而是把身体回归到最自然的一种松弛状态。

    我觉得这种松弛状态没所谓好与不好,只是展现了今天欧洲的舞蹈家们对现代舞的理解和亚洲地区现代舞者的理解不一样而已。这种对现代舞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现代生活的理解。我每次带着中国的现代舞团出访,有些西方的评论认为中国的现代舞不够松弛,所以还不够现代,其实是他们把西方的生活态度强行搬来解读中国的现代舞而已。中国,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城市,当然也开始了有小资阶级的出现,追求悠闲的生活和品味,但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年青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感受,展现在他们的舞蹈里,自然形成了中国,也是普遍亚洲地区,的对身体状态的一种坚实而厚重的要求。

    所以当天所见的年青舞蹈家们,无论是来自台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都相对地比欧洲伙伴们沉稳,舞动起来时重心较低,因此挪移的速度较快,感觉相对敏锐;而欧洲的舞者们的动作比较轻柔,转折灵活而闲适,给人的印象更加潇洒。「欧亚舞蹈论坛」的目的,与其说是要考察贵州苗族的舞蹈,其实更重要的,是促进欧亚两地年青艺术家的彼此了解吧!

「欧亚舞蹈论坛」两地年青艺术家的对话

「欧亚舞蹈论坛」两地年青艺术家的对话

当天演出后舞者们在舞台上分享交流,情景融洽温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