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蹈和音乐的关系(1)

(2007-10-09 10:13:36)
标签:

艺术赏析

舞蹈

现代舞

  我多年来进行编舞的工作,常有机会和不同的作曲家合作,或者因为编舞的需要,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来配合舞蹈,慢慢地对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有点很个人的看法。这些观点可能跟学校里教授的编舞法中的规矩很不一样,可是我也发现,在艺术创作中常常就是那些能够打破规矩的,才让人耳目一新,才更有趣。

  所以,当我说自己对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关系有点心得体会,并把那些看法整理用文字记录下来,目的不是要把这些看法变成另一套「规则」,琢磨着要别人去遵循这些「规则」;而是希望通过这些观点,刺激其它有兴趣编舞的朋友对这个命题有所思考,或许大家一块来讨论,或许提出别开生面的看法,不过最终当一位舞者独自站在排练厅里编舞,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声音发生关系时,彼此纠结缠绵,可不是任何思维逻辑可以分析清楚,更不是任何条文规则可以设定限制的。这也就是舞蹈和音乐之所以成为艺术,而不单纯是教学科目的原因。

  对我来说,三十年来的编舞经验里,舞蹈和音乐彼此配合,最低限度有四种方式,或者说,是音乐和舞蹈的四个沟通层次。不过在谈四个层次之前,还是需要澄清一些音乐和舞蹈的艺术概念。

  自古希腊的哲学家把艺术分成七大门类以来,人们都注意到其中音乐和舞蹈间的相似相通之处。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而舞蹈是以动作为媒介,两者都需要在一段特定的时空里,由表演者实时地向观者进行展示。

    因为音乐的媒界是声音,音乐家们为了获取声音的最好效果,很早便开始对声音本体的研究。西方的音乐发展,从中古经院音乐开始,历经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派音乐、浪漫派音乐等,奠立了传统的音乐理论基础,就是把音乐分解成三大元素:旋律(Melody)、节奏(Rhythm)和谐声(Harmony)。通过充分运用这三大元素,传统的音乐家就能创造出好听的音乐。

    而早期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出现,只是舞者们随着声音翩翩起舞,对舞蹈的研究也就是美不美,有没有民族特色,或者是强调甚么类型和风格而已,比如后期法国的洛可可(Rococo)风格或丹麦的般诺维(Bournonville)风格等;远没有音乐家们对声音本体理论研究的高度和深度。可以说,对许多传统舞蹈(包括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的研究,只是周游在历史学、民俗学甚至是人类学的范畴,却没有碰触舞蹈作为艺术的本体研究。

  直到二十世纪初,现代舞蹈理论研究的出现,促使舞蹈家开始关注舞蹈本体,也就是动作本身的研究。结果把动作解构成也是三大元素:空间(Space)、时间(Time)和力量(Energy)。有趣的是舞蹈中的空间、时间、力量刚好对应着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谐声。

    舞蹈的空间是指动作的大小,音乐的旋律是指声音的高低,两者都是关乎艺术本体的幅度变化;

    舞蹈的时间是指动作的快慢,音乐的节奏也是指声音的快慢,两者都是关乎艺术本体的速度变化;

    舞蹈的力量是指动作的强弱,音乐的谐声是指声音的聚散,两者都是关乎艺术本体的密度变化;

    因为艺术本体的相通性,在进行创作时,很容易便拿来作彼此的参照,使音乐和舞蹈有着几乎是分不开的关系,对其后的编舞方式有很大影响。

                            (待续)

 

舞蹈和音乐的关系(1)

《各自的朝圣路》:崔涛编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