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卓燕,李镇洲和《蓝舞》

(2007-09-25 10:59:45)
标签:

艺术赏析

舞蹈

现代舞

        梅卓燕在9月中专程到北京观看皮娜·鲍什的《春之祭》和《穆勒咖啡室》,可在之前的8月底,她自己也在香港演出了一台新节目,而我也专门在北京赶回香港观看了她的《蓝舞》。

        《蓝舞》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首演,是梅卓燕和香港著名戏剧演员李镇洲合作的一台双人舞蹈/戏剧。李镇洲在舞台上的功力,大家在黎海宁的作品《证言》中见识过;在广东现代舞周中,《证言》被改名为《萧斯塔·科维奇密码》上演,看过的观众肯定对李镇洲留下深刻印象。梅卓燕是优秀的舞者和编舞家,李镇洲是优秀的戏剧演员和剧作家,当优秀的舞者碰撞上优秀的戏剧演员,《蓝舞》里确是火花处处,精彩纷呈。

        据李镇洲说,他在计划和小梅合作之初,心里真是没有底,因为他虽然是很有经验的戏剧演员,可要和一位优秀的舞者在舞台上演出一台又戏,又舞的节目,免不了胆怯。其实我很早便发现,一般来说,跳舞的人去表演戏剧,比戏剧的人去表演跳舞是容易得多,一方面是因为舞蹈的训练,除了形体训练外,或多或少都有戏剧性的表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跳舞的人比较不用脑子,说要做戏嘛,不会太过考虑戏剧的专业性便一头冲往戏台上去了。戏剧的专业演员则想得比较多,虽然他们通常在戏剧课程里都有形体训练,却真的要他们在舞台上手舞足蹈,便免不了要把自己跟专业舞者来比较,越比便越胆怯了!

        不过幸亏李镇洲胆色过人,而且自己对自己的挑战毫不手软,才有了这个精彩而感人的《蓝舞》。《蓝舞》的题材独特,表现的是对年华消逝,生命老去的恐惧和哀伤。我称之为舞蹈/戏剧,是因为节目里有舞蹈,有戏剧独白,可舞蹈和戏剧又截然分开。这种似舞剧,非舞剧的手法,因为两位优秀的表演者的演出,把舞蹈和戏剧的张力可以同时推到高潮,成为节目里的最亮点。不过我想,如果《蓝舞》不是由舞蹈界和戏剧界里旗鼓相当的梅、李两人来演的话,稍一失去平衡,节目就会大打折扣。

  《蓝舞》最后的一段李镇洲念的独白,我听得揪心。节目结束后,赶紧找到李镇洲,向他借来文本一读。剧本是以广东话写的,李镇洲用他半带嘶哑的嗓音,喃喃自语,带给观众的感触,我想没有办法在博客中解释得清。只有把部份原文用普通话「翻译」一遍,让大家知道《蓝舞》是什幺一回事:

「这班是凌晨3点的夜车

也是今晚最后的一班车

你是不是庆幸还可以赶上这班车?

不过很抱歉

这班车不会经过平时的路线

也不会送你到你要去的地方

而且你往后也不会再去那里

你无须慌张,我保证你不会后悔

那些年年月月不断重复的日子已经完结

白蚁一样的生活已经划上句号

你无须再回去修补你辛苦经营的堡垒

为了一种自欺欺人的安宁

而不停用泥土去堵塞墙上透明的裂缝

你不再须要把自己装扮成跟其它正常人一样

继续跟他们一起做那些所谓正确的事、有用的事

也无须对自己或对别人负什么责任

再没有恐惧,再没有失落

今晚你的那具已经干硬的身体里,

那个已经沉睡了很多年的年轻音乐家、诗人或探险家将会苏醒」

 

将来待有机会,要把梅卓燕和李镇洲两人都请上广州和北京,再演《蓝舞》。

 

梅卓燕,李镇洲和《蓝舞》

小梅在欧洲的独舞演出

 

梅卓燕,李镇洲和《蓝舞》

《蓝舞》中的李镇洲(左),梅卓燕(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