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排练《兰陵王》了!这台节目构思了很久,在2005年底编排以项羽为灵感的《霸王》时,便已经有了腹稿,而且也跟《霸王》的作曲家陈庆恩教授说好,由他再为新的《兰陵王》音乐操刀。因为相同的创作班底,作品的名称也同样以‘王’为名,许多朋友一听,便直觉地认为《霸王》和《兰陵王》是系列性的制作,在内容或表现手法上,必定有某种关联。在刚开始排练时,城市当代舞蹈团的演员们便笑着说,这个《兰陵王》跟《霸王》不是兄弟,也会是表兄弟吧。
恰恰《霸王》和《兰陵王》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当我在构思《兰陵王》的时候,已经刻意地要把两者拉开距离。不想在创作上重复是原因之一,而兰陵王的故事远远没有项羽灭秦然后楚汉相争的情节来得复杂,以至舞蹈的结构也不可能发展成如《霸王》般有枝有叶的故事性舞剧。
当然在舞台上和电影中,已经有许多「兰陵王」的出现,不过无论是电影、歌剧、话剧或民族舞剧,如果要让观众看得高兴,都免不了要为历史上的兰陵王添加许多虚构情节。其实根据正史《北齐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兰陵王的一生很简单:
他是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侄子,名字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又叫兰陵王。他勇武善战,但貌美如妇人,为了增强作战时的威武气概,每次与敌对阵,脸上都戴着凶猛的假面具,以至临阵杀敌,攻无不克,官至大司马(国防部长)。却因为功高震主,没两年就被北齐的新皇帝高纬赐毒酒而死,死时才29岁。
北齐人为了纪念这位貌美英勇、戴着面具杀敌的战将,写了一首载歌载舞的乐曲《兰陵王入阵曲》。原来的乐曲是怎样的?早已失传,只在日本保存了一种男子戴面具跳的独舞,名字也叫《兰陵王入阵曲》,是不是一千五百年前歌颂高长恭的乐舞?我有点怀疑,但就是这个历史上记载的《兰陵王入阵曲》,让我思潮涌动,想编排自己版本的《兰陵王》。
我觉得兰陵王短暂而简单的一生,有着强烈的悲剧意义。所谓悲剧,不是电视剧里的那种要人热泪盈眶,添油加酱的煽情情节,而是一种人类面对自我和世情之间的矛盾,却不能逆转命运的无可奈何。我想做的这个悲剧,既然不希望是个哭哭啼啼的现代歌舞戏,便只能回转头来从最先提出悲剧理论的希腊戏剧中找寻合适的表现方法。
怎样的戏剧手法?明天再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