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当代舞蹈团的下一台节目,是在10月5及6日于香港葵青剧院演出的《兰陵王》。前不久,作曲家陈庆恩为《兰陵王》的音乐进行录音,吸引了一些记者朋友前来跟踪报道,其中香港文汇报的记者钟丽明从她的角度,记录了当天情况和她所听到的《兰陵王》音乐风貌。此外,《兰陵王》的宣传海报已经设计好,在这里让大家先睹为快!
*******************************
记者钟丽明报道:
幽幽的笙,婉约的笛,隆隆的鼓,偶尔一阵清脆的唢吶争鸣,或隐约浮现的串串铃声,神秘、庄严、哀怨……演绎着千古传颂的面具将军兰陵王那神秘而悲情的一生。
本地著名的唢吶手郭雅志、笙笛手卢思泓、朱绍威、钢琴家吴美乐,与打击乐组合「四击头」及敲击乐手Deborah Waugh,日前在香港大学的陆佑堂为城市当代舞蹈团将演出的《兰陵王》进行录音,作曲家陈庆恩在现场带领着整个录音过程。这个录音是为舞蹈员排舞而用,到演出时他们均会在舞台上现场演奏。
擅于糅合中西音乐特色的作曲家陈庆恩,今次为曹诚渊最新舞作《兰陵王》创作音乐,除了运用了多种敲击乐器、笙笛和唢吶外,还特地从美国订来一台扩音玩具钢琴(Toy Piano),由钢琴家吴美乐弹奏。这个小型只有三个Octave(八度音阶)的玩具钢琴,音色轻盈清脆,在乐章中,营造出梦幻、飘远的感觉,而且适宜让小型乐队在现场演奏。此外,吴美乐亦会同时敲击一组乐器cowbell(牛铃),对她而言,亦是一次新尝试。而本地敲击组合「四击头」,也出动到各式各样的敲击乐器,除了大鼓小鼓、木片琴外,还有发出如流水声的雨声器,营造雷声风声的弹皮鼓,或用弓弦拉锣钹,制造特殊声效。
由曹诚渊编舞的《兰陵王》分四段舞,包括「秀美之章」、「假面之师」、「胜利之钥」及「死亡之杯」,分别由「城当」舞者邢亮、杨云涛、陈宜今及黄狄文演绎,分饰四个阶段的兰陵王。
陈庆恩说,曹诚渊给他一个要求,就是音乐不要「太emotional(情绪化)」,因为他不是以叙述式的手法去说兰陵王的故事,而是站在一个较客观的角度,去看英雄的一生,四段音乐有如英雄四个不同的画面。虽然乐曲分四部分,他作曲时亦会兼顾到整首作品的完整性,展现出乐曲的起、承、转、合,分别以前奏曲、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等去呈现。
兰陵王是一位英俊秀美的南北朝名将,在第一段舞「秀美之章」中,音乐也较细微、精致,可听到不同乐器的音色变化。第二段舞「面具之师」,表现兰陵王因嫌自己帅得不能慑敌而戴上狰狞的面具,在沙场上所向披靡,音乐上也用了有如面具的构想,一层一层地推进。
曹诚渊也期望音乐可多用鼓,在第三段「胜利之钥」中,陈庆恩只用了鼓和笙两种乐器,音乐上只呈现黑白两种色调,透现战场上杀戮的画面。但当兰陵王手握胜利之钥,却遭皇帝嫉妒,赐他毒酒,英雄猝逝却造就不朽传奇。在「死亡之杯」一段,气氛庄严犹如一首葬礼进行曲。
「城当」演出《霸王》时,亦曾采用过陈庆恩的音乐,今次是陈庆恩首次为完整一出舞作写曲。创作时,他考虑到全首作品的整体感觉,而不轻易让音乐的情感或色彩随意倾泻,亦顾虑到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平衡。

《兰陵王》传单正面

《兰陵王》传单内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