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2007-08-02 07:56:07)
    相对于其他两个专业舞团,香港舞蹈团在过去十年间所面对的变化最大,期间经历的起落反差,对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艺术团体来说,不知是祸是福。

    香港舞蹈团在97年前后,还是隶属于香港市政局,以内地行话来说,就是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演员享受政府公务员的待遇,好处是工资高加保障安定,弊处是冗员尾大不掉,也压抑了艺术上的许多进取精神。2001年,香港舞蹈团进行公司化,也就是与其他两个专业舞团看齐,脱离政府架构,成立董事会,以企业方式管理,行政独立运作,因此可以在艺术和发展路向方面争取更大空间。

    香港舞蹈团在行政上的变化肯定是有利于舞团的长远发展,但在艺术领导层面,却遇上许多不稳定因素。香港舞蹈团是以弘扬中国舞蹈文化,拓展香港艺术特色为宗旨,所以一方面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的继往开来,一方面又强调香港生活情怀和时代触觉等艺术性表达。可是这种双重取向——游移于传统美学和时代触觉之间,对艺术领导者无疑是极大挑战。到底在香港、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有没有艺术家能和谐平衡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舞者们能否既有传统审美修养,又有敏锐时代触觉?香港舞蹈团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这样高难度的艺术目标为自己定位的专业舞团。

    这样超高难度的艺术方针,需要深具魄力、不畏挫折,并能持之以恒的领导班子,可惜从1997到2007十年间,舞团更换了三位艺术总监,每一位都各有建树,却因为不同的原因在短时间内离开舞团,未能带领舞团更上层楼。

    1997年回归前夕,原自上海,后移民新加坡的应萼定已经担任舞团的艺术总监之职两年有多。应萼定虽然是以跟舒巧合作编排一系列中国舞剧而成名,但他的思维活跃,风格偏向抽象的纯舞蹈,在97年11月重演的《如此》,便在国际艺术界获得相当赞誉。

    1998年3月至2004年3月,原为北京总政歌舞团团长的蒋华轩继任艺术总监,为舞团打造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也深受观众欢迎的舞剧包括《菊豆》、《梁祝》、《黄土·黄河》、《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和《西游记—大战火焰山》等。此外,他又大量从内地引进著名舞剧如《宝莲灯》、《阿诗玛》、《妈勒访天边》等,使香港舞蹈团成为中国各类民族舞蹈的展览馆。

    2004年4月至06年4月,原是上海歌舞团编导,后在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的胡嘉禄出任艺术总监。他的风格相对前卫,喜欢创新,编排的舞剧《香城若舞》和《手拉手》引起香港舞蹈界的议论纷纷;而他的大胆更表现于把舞团的排练室变为实验演出场所,取名「八楼平台」,提供演员和香港艺术家们创作机会。这个「八楼平台」的构思和制作,还获取了「2006年香港舞蹈年奖」。

    胡嘉禄只在舞团工作了两年便因故离职,遗下艺术总监空缺一年有多,舞团高层决定不再聘请艺术总监,而请不同的艺术家出任不同制作的编导和统筹,而节目的策划就由舞团的行政部门兼理。在行政领导艺术的发展方向下,舞团成功制作了《如梦令》、《尘埃落定》、《小熊猫大世界》、《边城》等各具特色的舞蹈作品。在2007年回归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香港舞蹈团将携带由电影导演冼杞然负责编剧和导演的舞剧《笑傲江湖》演出于上海,届时内地的观众可以亲自体验香港舞蹈团在没有艺术总监下发展出来的崭新风格成就。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梁祝》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经典回望》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尘埃落定》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笑傲江湖》(首演)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边城》

香港回归十年的舞蹈发展:香港舞蹈团

《笑傲江湖》(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