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培君的文章【大地之上,如何跳舞?——四问现代舞《大地之歌》】猛烈批评了最近由广州交响乐团和广东现代舞团联袂演出的节目“当交响乐遇上现代舞”──《大地之歌》。本来任何人看完了节目,便有发表感想的权利,无论是批评还是赞赏,对表演者和创作者来说,拜读后都会有所获益——最低限度,可以从文章中知道别人的想法如何!谢培君的文章引起我的特别注意,是因为她使用了许多现代艺术的术语,但为文的立场角度却是典型地传统,以致文章充满了奇怪的虚伪和概念上的混淆,更有一种隐约的野蛮状态,是一个有趣也可怕的现象,因此为文稍作回应,更重要的,是借此澄清一些被曲解和被滥用的现代舞概念,也算是在学术上的一点思考所得吧!

首先要指出的是,谢培君在文章中努力为自己营造一种视野高越、胸襟广阔的形象,包括极度赞扬前两年的两台“当交响乐遇上现代舞”节目──《火浴凤凰》及《风林火山》,大概认为这样一来,当她在批评《大地之歌》的时候,可以显得更清高,更有说服力?可惜谢君在描写《火浴凤凰》及《风林火山》的时候,只是引用了我在《大地之歌》的场刊资料中的文字,了解现代舞蹈艺术的人都知道,场刊上的文字只是描写了创作时的最初启发点,让观众欣赏舞蹈时有所参照而已,观舞者本人对舞蹈的体会和联想才是真正被解读的本体,有些资深的观舞者因此更索性不看场刊里的节目文字介绍。谢君却把文字照本宣科,甚至误会为节目的演出实体而大加赞扬,使我不得不怀疑谢君倒底有没有真的看过《火浴凤凰》及《风林火山》。
譬如谢君谈《风林火山》时,引用了场刊里的文字资料:「音乐方面,选择的是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敲击乐器。这些乐器带来的弦乐四重奏、管乐五重奏、木管独奏、敲击合奏等小型的作品,对应着中国《孙子兵法》中对行军布阵的四项要求:“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暴掠如火、不动如山”」。然后谢君的赞词,全是些不着边际的话:「去年的碰撞,可以说是继第一次试验之后的全面创新」,「非常和谐融入整体的作品当中」,「这些转换成为了明确的舞台效果,无论是意识还是呈现,都堪称佳品」。得到谢君的称赞固然是好,问题是:真有看过《风林火山》的观众都知道,风、林、火、山只是编创舞蹈的一个启发点而已,舞台上那里真有甚么风、林、火、山的「明确的舞台效果」,去年有些观众对节目很有意见,大部份是认为舞蹈中看不见风、林、火、山;而对现代舞有认识并真正喜欢《风林火山》的观众,却正是因为感觉舞蹈能从具体实相中摆脱出来,让他们在观看节目中,有更多的自由联想。

此外,谢君轻描淡写的一句:「前几日,原定演出两场的第三部“当交响乐遇上现代舞”———《大地之歌》后来改作一场」,虽然跟整篇文章主旨没有甚么关系,意思大概也猜得出来。如果谢君要指出《大地之歌》的观众数目不多,可以挑明来说,如此绵里藏针的文字,看似聪明,却显得小家气了。其实现代舞的观众不多,这在中国如此,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因为现代舞的出现打从开始就不是为了迎合市场。拥有敏锐心灵的艺术家的自由创作和演出,面对的也是拥有敏锐心灵而富有想象力的观众,这些观众的重要性是不能用消费市场的人头数目来计算的。不过,中国的现代舞从无到有,以至缓慢但坚定的茁壮,反映了中国从唯物世界迈向一个物质富裕和心灵自由并存的多元化社会,现代舞的观众或多或少,正是社会发展的指标。

至于《大地之歌》本来应该演出两场,结果只演了一场,确是我们对现代舞市场估计不足所致。当初安排在星海音乐厅公演两场,对卖票情况心里本来就底气不足,在开演前三周时点算票房,只卖了一成票,便立刻趁影响不大而砍掉一场。结果在开演前一周才发现票卖得越来越好,演出当天不但音乐厅的一千多座位全部爆满,要求买票的电话不绝。本来也想再演一场的,但已经来不及启动售票机制,也只有狠心让部份观众向隅了。不过,这是一次很好的征兆──现代舞虽然不是大众化的娱乐文化活动,但市场开始包容非主流的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展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至于这次行政上的失误,我们会好好检讨,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拉扯了那么多,还是切实的回答谢君的四个问题吧!其实谢君的四个问题也不是真的希望有人来回答的,她只是借此来评论《大地之歌》而已。现代舞没有固定的程式,观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诠释和启悟,至于喜欢与否,更是观者的自由,而自由的现代舞该当如此!不过,谢君为文既然是以问题的方式出现,我身为《大地之歌》的编舞和广东现代舞团的艺术总监,少不得为她的四个问题填个答案,图个完整;而更重要的,是谢君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思考逻辑,正正昭示着许多文化人对现代舞的误解,他们早已脱离“看不懂”的简单层次,而尝试用各种现代理论来解剖现代舞;可是在分析解剖现代舞的过程中,又不自觉地抱持着一种传统心态,就是把自己定下的理论作为唯一最终的批评标准。每个人当然有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事物的自由,可是只是用一把单一的尺子(或理论)来品评自由而千变万化的现代舞的时候,批评的声音在许多时候便免不了变成无的放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