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报顾问夏廷献发掘的“扁刀形毛笔”获国家专利

(2008-12-10 09:47:24)
标签:

总第352器8版-1

杂谈

本报顾问夏廷献发掘的“扁刀形毛笔”获国家专利

 

本报顾问夏廷献发掘的“扁刀形毛笔”获国家专利


  2008年9月5日,海军作家、书法家、本报顾问夏廷献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所发掘、设计的“扁刀形毛笔”获得了专利,专利号为:ZL 2007 2 0201674·3。自此,中国特有的毛笔家族,有了可以和传统圆锥形毛笔相比美的新成员。本报顾问夏廷献发掘的“扁刀形毛笔”获国家专利
  中国毛笔从“兽毛捆扎物”、“准毛笔”到定型的“圆锥形毛笔”(亦称“管锥”、“毛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对于中国文字以及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
  少年时代与书法艺术结缘的夏廷献,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感到传统的圆锥形毛笔,书写“方笔”比较困难,而“方笔”——方形线条,则是书法艺术三大笔画线条之一(另两种为“圆笔”“不方不圆笔”)。他对毛笔发展史研究后发现,在最初的刀刻文字不能满足信息记录传递以及字体演变、载体变化需要,先民着手改进书写工具时,曾经参考刻刀之形状制作过“扁刀形毛笔”。著名的“石鼓文”,小篆代表作《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碑文,都是用短锋扁笔写就,刻于石碑上的。在蒙恬将军改造成功圆锥锋形毛笔后,扁刀形毛笔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书法史上,在篆书、隶书两大书体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书法大家,几乎都是扁笔造就的。
  这个发现促使夏廷献开始了使用“扁笔”的实验,他先是改造圆锥形毛笔,把笔头扎扁剪秃书写篆、隶、魏碑。十多年前又自己设计图纸,请毛笔作坊制作了一套“扁笔”,不断探索扁笔书写汉字的规律。2007年底,在文友的鼓励下,他以“实用新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因符合“专利法”第22条“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2008年7月4日获得批准。2008年9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向他颁发了专利证书。
  扁笔制作的原材料、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大体和圆锥形毛笔相同,但笔头形状、构造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因而功能、作用也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已经熟练使用圆锥形毛笔的人,使用扁笔可以从容地书写篆书、隶书、魏碑、漆书、饰书等书体,并取得具有金石味的效果。初学者使用扁笔,可以较快地掌握书写上述书体的技巧。
  据悉,扁刀形毛笔专利持有人夏廷献正在联系厂家批量生产,相信会有一定市场。也相信扁笔的推广使用,会开拓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片新领地。(李月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