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日均线真的会是顶吗

(2011-05-11 15:27:31)
标签:

财经

操盘日记

大道趋势

大盘、看盘日记

大势分析

股票

分类: 每日收评

周三市场经历了极为忐忑的一天,随着宏观经济数据的出台,市场的紧绷情绪并未因此而减弱。相反,CPI同比仍然高达5.3%的数据让市场再度领略到了利空的味道。虽然其后股指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走势,但是仅仅运行到10日均线位置,便遇阻回落。而10日均线不仅成为沪指和深成指的短期强阻力位,甚至沪深300指数和股指期货指数,也无一例外均折戟于这一位置。一条看似简单的均线成为大盘短期的最重要阻力,到底说明了什么。

如果从上涨板块看,造纸、纺织、民航,包括化工化纤、水泥建材等个股的崛起,似乎印证了市场仍然在打人民币升值这张牌。从刚刚结束的中美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来看,汇率问题仍然被提及了,而且也是最易达成共识的——人民币的升值脚步丝毫不会减弱。而刚刚公布的新一期外贸数据再度呈现出顺差态势,也可以很好的支持这一观点。而电力、券商、钢铁、汽车和有色板块的走弱似乎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经济的确出现了某种趋弱的信号,无论是从汽车的产销量看,还是大宗商品的波动都不难印证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管理层将要面对更为严峻的问题,在继续高举紧缩政策大旗的同时,还应该实时关注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两难”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市场屡屡向上冲击均显示出信心不足也就不难理解,本身在目前这个时候就难言什么大行情,美好的憧憬最终将只能换来一声叹息。在这个时候还是应该谨慎一些,虽然10日均线对大盘来说不是最终的顶部,但是这种步履维艰的上涨至少表明了市场的态度。以沪指为例,10日均线下压的速度非常之快,已经向下死叉了大道辰线和大道午线。表面上我们看到了沪指受制于10日均线的压力,其实更为重要的阻力是大道午线位置。自5月6日见底反弹以来,这里就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阻力。而10日均线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压力,我倒是觉得更大的风险在大道通线及子线位置,这是上升趋势的转折点。去最终考验这里才是短期大盘最重要的任务,至于结果,如果我们明确大盘这波回落的性质,那么对于市场的过高期望可能都是不现实的。

60分钟分时看,截止今日收盘,4号线仍然勉强守住,但是上方的5号线是呈现逐步下移的,而1号线更是走势较为疲软,这些都将构成对大盘中期的压力。所以2880点仍然是短期的关键支撑,一旦失守,会有二次探底出现,大家要堤防。另一方面,2900点上方压力不小,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市场很难形成突破。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关注权重股的动作。我不太赞同有些市场人士的观点,认为权重股在低吸,为了敛取低廉的筹码。在目前情况下,权重股的作用更多的是护盘的角色。至少,在二季度之前会维持这样的作用,对管理层来说,也需要稳定的态势。至于有人拿估值来说事,这本是无稽之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整体都处于大幅下跌的情况,市场的总体估值肯定会随之下行,那么这些优质权重股的估值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操作中,仍然不可太过乐观,但是10日均线的压力并不一定会持续下去。毕竟市场的故事没有讲完,主力也需要休整,大盘会以自己的方式完成阶段性的反弹。只是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可能仍然难以弄清市场的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中金在线邀请,本人将于5月16日、5月23日、5月31日与6月6日晚间19:30-20:30做客“中金在线—中金学院”视频培训《“大道七线”与“趋势K线”实战技法》课程,欢迎大家来参与视频互动。读懂了大道趋势理论,您将发现无论牛市还是熊市,运用该方法均能取得极佳的波段利润。网上有很多“大道七线”的视频课程,但是关于“趋势K线”的内容,一直是未曾和大家谋面的,仅在极小的范围内讲授过相关课程。这次讲解的,就是关于“趋势K线”的实战应用部分,会将一部分未涉及的实战新内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对于从未接触过这一课程的朋友来说,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课程购买的地址是:http://blog.cnfol.com/xyyyt/article/47483056.html,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8888-366   或 http://bbs.cnfol.com/forum-34-1.html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