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5)

标签:
健康教育历史杂谈 |
分类: 职业教育 |
-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5)
2011年2月14日(正月十二),还没有过正月十五,学院2011年党政工作会议在宁波奉化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学院领导、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院级教学督导(照片1,2)。
照片1学院2011年党政工作会议

照片2 党政工作会议在宁波奉化举行
上午,洪致平院长作了形式与任务的工作报告,分析了10年办学取得的成绩,学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培养了敬业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了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重点解读了2011年的工作任务和要点。2011年要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人才管理,平安稳定,和谐文化等方面实现突破,把专业建设作为“十二五”的主攻方向,形成教育发展优势(照片3)。

照片3 学院2011年党政工作会议
15日各系部主任、书记和处室领导就2011年工作要点讨论稿进行了充分地讨论,对具体考核指标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16日上午,大会汇报总结,我布置了开学的主要工作,2月20日,学生注册报到,21日上课。各分院系部要及时统计报告学生注册到校情况,掌握和了解学生到校后的状态,兼职教师的到位情况,快速调整缺课教师的课程,及时与教务处通报情况,教务处要深入分院系部了解情况,协调保证第一周正常开课,不出现开天窗现象。各实训实验室设备上电启动,安全检查,确保正常使用。第1周安排课程补考,学工系统要把补考学生的信息通知到各班主任,督促学生参加到校补考。第2周进行学籍处理,对留级退学处理的要快准。开学第1周教务处,督导室和分院系部领导、教学秘书要检查教师、学生到课情况。各教研室要把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发到每位任课教师,设置主讲教师,2位以上教师开授的课程要统一教学进程,集体备课,统一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开学后,我们要抓好毕业班学生的顶岗实习的管理、考核,毕业设计管理。学风建设仍然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要紧抓不放。本学期还要做好“3+2”教学的衔接管理,特别是要与合作的中职学校讨论培养方案、学生教育管理等衔接工作。
会议期间我主持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展汇报讨论会。各分院系部和教务处、学生处等单位汇报了“十二五”编制进展,并就问题进行了讨论,总体情况看,编制计划都按进度要求有序进展中(照片4)。

照片4讨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做好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2010年10月学院成立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黄纪云董事长任组长,学院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分院系部主任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院民办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潘伟军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协调、信息服务和各专项规划的汇总、初审与征求意见。
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把规划分为中外高职教育的新经验、新趋势、新特点调研,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特点对我们的启示;学院“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建设重点、总体思路等)31项。
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项规划研制小组,负责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与起草工作,专项小组组长采取申报与委派相结合产生,各专项编制的规划或调研报告及其研究成果由学院组织评奖,发放配套编制经费和奖金。
我是主管教科研的副院长,规划的第10.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群、专业优势、优势特色专业规划、校企合作、行业融合等,目标、重点项目、思路、措施),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中的校企合作研究;11.学院“十二五”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规划(目标、重点、思路、措施,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12.学院“十二五”科研工作规划(目标、重点、思路、措施),由我负责编制,审核。
教学改革和科研与社会服务由教务处负责编写。
我主持并执笔起草了规划的第10.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吸收了欧阳驹,罗妮娜,葛秀华,陈江,何玲辉和陈璐等老师一起研究编写。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在对省内外相关院校的专业建设进行全面调查,科学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已有基础和发展潜力,辩证对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在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时,做到既立足现实又富有远见,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前瞻性。
我们完成的规划研究目标是“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和专业群”。
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发挥特色专业的,在引导、平台和提升的“三个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三个力度”,即形成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培养人才、出成果和上水平“三个目标”。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专业建设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现代服务类专业,到2015年,学院建成民航旅游类、信息技术类、电子商务类、国际贸易类、艺术设计类、生物及食品类、物业管理类和现代文秘类等8大专业群。
以“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广泛深入到行业和企业进行全面客观的调研,就行业经营、生产及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设置新专业,淘汰旧专业,使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建设与服务社会,依托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学院的重点特色专业。
实行“对接非均衡”的专业发展策略。根据学院在专业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实际情况,推行非均衡的专业发展策略,在专业建设顺序上优先保证学院的重点专业建设,然后再依托重点专业的辐射作用全面推进其他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积累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带动非重点建设专业。使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布局、产业行业重点相对接,实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倾斜和重点监控,做大做强。”
走“校企(校)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之路,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校)合作做强专业的建设策略。在专业建设上,与企业(校)实现全方位进行专业建设,联合确立专业培养目标,联合安置专业学生实训就业,在全过程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施行工学结合。使我院的各个专业都能借助行业企业(校)的优势,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培养出高素质量的专门人才。
本规划旨在明确五年学院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优化专业结构、凸显专业特色和提升内涵质量,实现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和协调发展的高水平专业体系。
将学院建设成为专业结构合理、特色优势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学院。
我以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
2025年9月14日星期日农历乙巳年七月廿三忆记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