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3+2”培养模式研讨会-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4)

标签:
健康教育历史杂谈 |
分类: 职业教育 |
-我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0年(124)
2010年12月12日,我代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10周年校庆。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高职教育10周年、办学100周年校庆庆典,活动有盛大的庆典大会、校史馆开幕、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学术论坛和精彩文艺晚会等活动,当天的纪念庆典大会是在大雨中举行。
2000年,以浙江林业学校和丽水商业学校为基础成立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始于1910年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整整一个世纪,几度迁址、几易其名,历尽苍桑,桃李芬芳。2007年,学校成为全国优秀高职院校,2008年步入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行列。
2010年12月28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1年中高职“3+2”培养模式研讨会在金华实验中学召开。
会议由我院主办,金华实验中学承办。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我院领导有党委书记、院长洪致平,副院长周治斌和秦学礼。还有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方明,教务处,各系部教学副主任和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等19人。来自金华实验中学、湖州信息工程学校、温州职业中专、平湖职业中专、杭州旅游职业学校和杭州开元商贸职业学校等11所中职学校的领导、招生就业办主任和专业负责人33人参加了会议(照片1)。
中高职“3+2”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经过高职院的选拔考核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2年,取得大专文凭。
中等职业教育的3年和高等职业教育的2年,需要合作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密切合作,系统设计培养方案、分段实施。“3+2”培养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构建基于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培养模式。
我院招生就业办方明主任介绍了与会的中职学校领导和教师。
金华实验中学吴旭涌校长致辞,欢迎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教师,介绍了该校的办学规模和取得的成绩。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000多人,是国家级示范中等专业学校。
主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周治斌对前来参加研讨会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与我院开展“3+2”合作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各校一如既往地与我院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以“3+2”培养模式研讨会为平台,研究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3+2”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3+2”培养模式之路。
我作为主管“3+2”教育的副院长,介绍了我院开展中高职“3+2”教育的简况和取得成绩。
1. 中高职衔接“3+2”教育渐入佳境
2010年我院召开的首届中高职“3+2”培养模式研讨会有5家中职学校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有11所中职学校参加。
我院2003年与湖州信息工程学校合作举办“3+2”教育,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个班,50名学生开始,到2010年合作学校增加到了9所,有应用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5个专业,430名学生,已有4届毕业生(照片2,3,4,5,6)。



2006年9月经过我院组织的测试,湖州信息工程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42名学生进入我院信息技术系学习,经过2年的学习,有10名学生入党,全班同学团结协作,在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和竞赛中取得了30多项奖励。学生积极参加浙江省第二届计算机调试员大赛取得了好成绩,在有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现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现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和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等10所中高职学校的60名学生参加的杭州市首届计算机调试员大赛,李阳同学获得第9名的好成绩。“3+2”班同学的动手能力强,蒋鑫同学毕业留校担任实验指导教师。
实践证明中高职教育“3+2”模式有活力,政府认可,家长和学生认可。
2.加强交流做好中高职衔接教育
我们召开研讨会就是要解决中职与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脱节问题,促进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内涵上的贯通与衔接。
我院信息技术系是最早开展“3+2”衔接的系,我从2005年起多次到过和我们合作的湖州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平湖中专和余杭区成人教育中心等职业学校,走进教室和专业教师、班主任、学生交流,了解了他们的课程设置,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状况,并组织考试考查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高职学院和中职学校在教师层面加强交流,特别是要交流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工作(照片7,8,9)。



在学生层面开展交流,高职院教师走进中职学校的课堂,了解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情况,我们还邀请了湖州信息工程学校和余杭区成人教育中心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到学院参观,和我们专业教师交流,参观实训实验室,在大学的校园走走看看,加深对高职院的了解,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照片10,11,12,13,14,15,16)。







3.开展了征对性的研究
我们和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研究中高职一体的培养方案,统筹设计课程体系,实现由浅入深、技能递进,并跟踪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研讨学习方法,交流学生管理(照片17,18,19)。



各与会中职学校就开展中高职“3+2”教育和衔接交流了经验和成果。
湖州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黄桂众发言,第一家和育英学院合作“3+2”的学校,我们合作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技术”,选拔考试在第5学期进行,已被录取的学生第6学期不参加顶岗实习,根据高职院的要求集中进行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补充学习。
温州职业中专朱虹副校长发言,学校是工科类,有7大专业,学生5300多名,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000人次,全国首批中职示范学校。我们合作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2”升学选拔主要是看技能、等级证书和参加竞赛成绩。学校正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合作办学。
杭州旅游职校金卫东副校长发言,和育英学院合作专业是“文秘”,“3+2”学生是学校最好的学生,我们要加强与高职院的课程合作,研讨重复开设的课程的教学,要加强专业教研组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请高职院教师来学校讲座,组织学生到高职院参观。研讨选拔考试法和方式,提高升学率。
杭州人民职校严丽萍副校长发言,我们和育英学院合作的是“文秘”专业,举办“3+2”教学模式对办学有提升,对家长和学生都有吸引力,要加大招生宣传,我们要做好基础教育。中职学生的情商高,活动多,技能强,选拔要提高入学率,中高职专业教师和教研室要加强交流,教学计划要形成共享文件,严格执行。
嘉善职业中专钱海民副校长发言,2010年和育英学院合作“3+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生50人,学生稳定,我们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从高一开始就请育英学院的专业教师来学校交流,考察我们的教师教的怎么样,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共同研讨教学计划。
平湖职业中专,萧山第二职业学校,上虞职教中心和东阳李宅技术学校的领导也发言,对培养方案,学生管理,选拔方式和选拔时间等都提出了好的建议。
下午中高职主要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日语、文秘、电子商务和应用英语专业分别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与交流。
要做好中高职衔接“3+2”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体制,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设计,优化衔接,统筹衔接,持续发展,各学校都要开展研究,把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使学生顺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中高职衔接教育是深化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的重要实践,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2025年9月6日星期六农历乙巳年七月十五忆记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