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中国曼联”《探索篇(二)》·他们  在背后支撑

(2009-07-18 02:44:55)
标签:

根宝

徐根宝

中国曼联

东亚

上海

足球

中甲

体育

分类: 中国曼联·绿茵场


    客观地看,中国足球的整个大环境是“中国曼联”无法改变的,甚至可以说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被这种大环境改变。但是幸运的是,他们并不是孤立的,因为他们的努力,他们所作的积极奋进的尝试,还是帮助他们构造了抵御风雨的“小环境”,当然,这种环境因素也往往意味着付出和牺牲。

 

    支持  认真不认真差远了

 

    昨天我们讨论过上海市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中国曼联”的支持,其实这份支持者的名单可以开得很长,比如不能忘记基地所在的崇明县县委和县政府这么多年的合作,从土地、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真可谓全方位的“利益一体化”,要说名片,根宝基地首先就是崇明的名片——当然,它早就成为崇明游的代表性景点之一了。
    上海市足协上上下下有不少根宝的“拥趸”,包括协会和各部门的“将帅”,直到最基层的“兵”。这可不仅仅是道义支持和关注!从2006年初登乙级联赛开始,上海市足协和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频频出现在上海东亚队的主客场比赛中,凡是重要的比赛,足协领导班子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赶到现场助阵,其频繁度要远远超过同期的中超比赛。球队有问题,他们不会放任不管,也不会横加干涉根宝的统一执教,而是充分交流,安排对策,和徐根宝及他的教练班子达成统一。同时,一直在外界场合力挺、宣传这支年轻的队伍,上海东亚队在足球界的良好口碑,他们有很大的功劳。
    确实,自从去年徐根宝正式宣布出任上海全运男足总教练以后,“中国曼联”正式承担着上海足球的“官方”任务,利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但是众所周知,体育项目得到官方的支持程度,认真不认真差远了。这一点徐根宝是幸运的,这点从东亚集团的介入也足以窥端倪。当然,能得到认真、切实的支持,首先还是在于这支队伍本身的价值和态度。

 

    超日  志在足球超日时

 

    搞基地,打联赛,都是要真金白银的,在中国足球低迷、口碑日差的时代,谁愿意拿出大笔资金来支持上海东亚这样一时打不出成绩的希望之队呢?
    事实是,早在根宝埋头搞基地的时候,美津浓、兰华、金嗓子、娃哈哈这些企业就在默默支持他,可以说这完全是无私的。现在经常可以看到根宝穿着美津浓,含着金嗓子,在基地签售兰华足球的情景。而多年联赛,美津浓的最新装备,娃哈哈的饮用水也成为队员不可或缺的。
    东亚集团已经和球队融入一体自不用多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他们把“八万人”体育场提供给根宝的用心,东亚集团副总经理舒兆良解释说:“要为他们营造大场面,以适应冲超和十一运决赛阶段比赛的需要。”为此他们在票价上安排了前所未有的低价,而且积极安排了校园推广,以及提供盲人球迷看球等便利。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就是东亚队中甲主场赞助商,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从去年和东亚牵手,在遭遇经济危机之时,公司董事会内部对拿出大把资金搞足球质疑,但公司主要领导坚持和东亚队续约合作,“徐指导、东亚队,是我们的朋友,他们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去作这些投入,现在也是他们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我们共度难关,共创辉煌!”公司总经理张正权被问及这一“投资”何时收手时淡然一笑:“我们叫超日嘛!当然是中国足球超过日本的时候,相信那时候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来支持根宝了!”

 

    球迷  风雨同舟共荣辱

 

    就人数而言,以“宝圣”等为代表的上海东亚球迷远不能和申花的“蓝魔”、“可汗”相比,但是他们别有深情。
    “中国曼联”的球迷,最早就是他们的家属,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奔波市区与崇明岛之间,因为球队规定,至少要相隔两星期才能回家一次。从市区去一趟崇明基地,要坐车去码头,然后坐船,到了岛上还要打出租车,单程衔接紧凑也至少需要2小时,但这无法阻挡他们去给孩子送吃的,换洗衣服,毕竟,当时他们的儿子才9、10岁。根宝在外带中远、申花的2000年、2001年,也偶而叫基地球员去球场看球,这些家长就会陪同。一次去杭州比赛,根宝的球队赢了,当地球迷就围攻这些孩子,家长们拼命地保护孩子们夺路而出……
    这些年的寂寞守候,家长忍受着;孩子们承受严格的训练,家长支持着;打上职业联赛,一点点走上大赛的舞台,家长紧紧跟随着,无怨无悔。这些家长大多收入不高,或者工作很忙,但是为了孩子,他们咬牙付出着。即使打上联赛,球员的收入也不高,但是这些家长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他们相信未来。
    “宝圣”球迷会的成员,还有一些基地球员在崇明读书时认识的同学和学长,根宝承认,对球员的文化教育是失败的,但是他们的努力和人品,还是赢得了同学的尊重和支持。
    正是因为这样的构成,这些球迷也许没有那些大球迷团体的“职业素质”,没有那些整齐的舞蹈和口号,但是他们的投入和激情是那么的自然纯朴。

 

    教练  黄昏里的号角声

 

    要说默默奉献,为球员创造良好环境者,一定不能少了他们,那就是基地创始之初就参与工作的几位老教练。其中,当然就有因身患癌症于去年去世的沈志强教练,这位曾经为上海足坛带出几代国脚的启蒙教练,在根宝基地的创办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包括全体东亚队球员在内的上海足球新老球员汇聚一堂,为他举行义赛。
    沈志强在这片热土上播撒着他最后的余晖,而和他差不多同龄的老教练,章冠兴、王仲春等至今仍然在为球队尽力奔波。和抛头露面的根宝、那些队员相比,他们是低调而务实的。章指导经常奔波其他赛场,为球队搜集竞争对手的资料,王指导勤勤恳恳地带着93、94年龄段少年从头练起,架设梯队的“晋升”之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都曾是军人出身,出自部队球队,虽然默默无闻,但是也走过跟根宝类似的道路,而且有着部队队伍特有的纪律观念,所以为根宝所倚仗。现在,他们都已经年过60,身体都有伤病,但还是继续忙碌着,尽管,忙碌的最后,他们还依旧会是默默无名地离去,但是离去时,相信他们会带着微笑,而他们在晨曦中背起球网的身影,宛如在黄昏中吹响进攻号角的号手,将在“中国曼联”们的心中不朽。


 

记者手记:环境改变  改变环境


    在足球界采访,听到太多环境不好的怨言,但是有多少人想过,去改变周围的环境,从而让自己获得健康的成长空间?或许,有很多人想过,但是难有勇气去真正尝试,因为主观能力或者客观的其他原因。
    在中国足坛,在俱乐部或青少年足球体系中为创造光明的未来努力的人不少,但是很多被大环境的毁坏吞没了,从这点说,根宝是个能人,尽管他欠下高额的贷款压力重重;根宝也是聪明人,知道选择何时的时机去获得合适的帮助。
    所谓得道多助,在他的身上,以他的能力和聪明得到体现。“道”就是对足球的追求,“道”就是精神。
    “领奖台”上的每一步,都是他精神追求的结果,通过球队实力和成绩的稳步提高,渐渐体现出来,所以他能赢得那些背后的默默的支持。所以,尽管目前的条件还是非常有限,但是他们身上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更多的关注和信任,信任这支队伍是能改变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改变的。

 

特别链接:

 

    揭秘“中国曼联”《开篇》:耳光和报道

   揭秘“中国曼联”《历史篇(一)》:根宝这个人

   揭秘“中国曼联”《历史篇(二)》:国足 我机会最少

   揭秘“中国曼联”《历史篇(三)》:平地而起“花果山”

    揭秘“中国曼联”《历史篇(四)》:百舸争流浪淘沙

   揭秘“中国曼联”《历史篇(五)》·一年一台阶

   揭秘“中国曼联”《现实篇(一)》·到市场中磨剑

    揭秘“中国曼联”《现实篇(二)》·三年大变样

   揭秘“中国曼联”《现实篇(三)》·崇明模式初见成效

   揭秘“中国曼联”《现实篇(四)》·2009“上海旋风”

   揭秘“中国曼联”《现实篇(五)》·为中国足球竖旗

   揭秘“中国曼联”《探索篇(一)》·上海足球振兴之路

 

    全运会男足·一个细节预言了成败

   全运会男足·期待沪粤战 技术流的大阅兵

    全运会男足·我们不只是上海队

   全运会男足·要上场先跑3000米

   全运会男足·东莞四队盘点

   全运会男足·初战高温 徐帅点兵

   勇气、坚韧、追求 根宝征服大学生

   2009年中甲联赛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队名单

    上海东亚队冬训简报之(一)~(六)

    孤岛一隅蕴藏着什么 

    崔大林南勇“空降”崇明

   问责国青输球的三大“谜”

   《改变2008》—— 徐根宝的这个夏天(组图) 

 

《徐根宝和他的“中国曼联”梦》之一:“愚公”还是“堂吉诃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