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宝与记者在码头等候

迎面而来

共商大计

这是世界地图,你们没赶上南非,看这儿,英吉利海峡,我们应该能赶上伦敦吧

八年前的希冀,丝毫没有黯淡

自己种的青萝卜,就是根宝待客之道

有夕阳,也会有曙光

根宝和南勇与“球迷县长”赵奇话别
似乎突如其来地,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以及朱和元等9位中国足协人士,在上海足协秘书长隋国扬的陪同下来到崇明。
这一行的正式“任务”,是“配合领导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而进行的“业务调研”,但是此刻,这样一支“九人队伍”在此时出现在崇明,让人不免浮想联翩:是新一届领导班子面世的“暗示”或前奏?是中国足协重新重视青少年足球的信号?或者,只是探访老友,叙叙旧,延续一个星期前在北京参加马克坚葬礼期间没有完成的话题……
根宝去北京,是带着很多想法和感慨,到了北京,得知他的恩师年维泗之前已经和崔大林做了一次长时间推心置腹的详谈,这可能促使根宝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这次崔大林一行来到崇明之前,根宝不但在招待工作上深入到馄饨皮饺子馅儿这样的细节,更是在他惯用的“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是想和领导做一次务实的深谈的。之前他还专门召回休假期的教练刘军、蒋炳尧等,还有正在全面接手梯队的范志毅。
遗憾的是,因为飞机误点,崔大林一行赶到根宝基地时已经暮色降临,走马观花地看了基地硬件,他们钻进了会议室进行“软件”研讨,时间长达一小时有余,交流的效果从晚宴上徐根宝的笑容中似乎不难找出答案。崇明县“足球县长”赵奇和长期关注上海东亚队的上海足球“掌门”隋国扬一起,对根宝的事业未来的发展向崔大林等作了承诺。
经过记者向参加会谈的有关人士的询问,了解到了涉及根宝基地工作的一些“内幕”,可以简单归纳为“徐7点”和“崔氏6+5”:
徐根宝总结的七点是:
1.建立基地——崇明根宝足球基地;
2.目标明确——缔造中国曼联,培养世界级球星,为上海培养十一届全运会队伍,为中国足球征战2012年伦敦奥运输送骨干;
3.创新模式——在当时大量足校以赢利赚钱为目的的背景下,根宝创造了贴钱培养人才,长期见效的“崇明模式”;
4.坚持技术——坚守“有脚下走天下”的指导思想;
5.亲历亲为——坚持全面参与和总结;
6.市场运作——比如将当年“国少后防线”转让给浙江三超,将球队40%股权转让给东亚集团组建东亚足球俱乐部;
7.以小打大——从最低级别联赛打起,开创青少年足球闯荡职业联赛先河,同时为征战全运会、奥运会积攒实力和经验,后来在中乙、中甲受到纷纷效仿……
崔大林了解了根宝八年来的工作和成绩之后,作出六点评价:
1.志向高远;
2.艰苦创业;
3.韬光养晦;
4.甘于寂寞;
5.独创风格;
6.初见成效。
然后提出5点期待:
1.坚持信心走下去;
2.继续抓好队伍建设,同时抓好后备队伍建设;
3.狠抓训练,抓好基本功;
4.抓好队伍全面建设,踢球育人,包括抓好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
5.希望上海各方面对根宝基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张晓露
文/图/整理)
特别链接:
2008中甲最后的镜头
关于“中青队”的未来畅想
问责国青输球的三大“谜”
中甲卷土重来 东亚脱胎换骨
根宝婉拒“延长期” “曼联”挥手别梅西
《改变2008》—— 徐根宝的这个夏天(组图)
徐根宝输球送祝福:有啥不好意思
徐根宝:你们该补“脑白金”
《徐根宝和他的“中国曼联”梦》之一:“愚公”还是“堂吉诃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