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24日,中国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在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足协青少年部主任朱和元等陪同下到根宝足球基地参观调研;12月15日,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体育局局长于晨、副局长邱伟昌、上海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隋国扬等一行,在中共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县长赵奇等陪同下也到根宝足球基地调研……崇明岛在上海市区最北的长江口,去那里需要横穿整个市区,然后坐船摆渡。而根宝基地,更是在崇明岛腹地深处的森林中,从码头驱车而往还得半个小时,可以不夸张地说,从上海市区去南京、杭州,都未必比去根宝基地到的晚,可就是这么一块方寸之地,领导们接踵而至,是什么吸引着他们的步伐?
昨晚一场国家队的比赛,相信很多球迷满腹怨气,联赛结束不久,队员体能较差成为中国国家男足输给阿曼业余队的理由,可与此同时,联赛结束并不比这些“国脚”早的上海东亚队(他们参加本年度中甲联赛,获得第六)却早已在11月30日集结,从12月1日开始了冬训,一个星期内,他们每天上午的有氧跑距离达到8000至1200米,最近几天,他们开始提出速度要求,而且绝大多数轻松地在队内安排的12分钟跑自测中达标(平原3200米),听说他们有可能成为这支国家男足的热身赛陪练,由此真的怀疑这批平均年龄不满20周岁的孩子会不会在场上“跑死”那些所谓的足坛大腕们……
谁都是血肉之躯,按照这些年总结的情况,中国男性球员的体质成熟期应该在22-24周岁之间,东亚队这批球员的身体素质明显不够,刚刚拔高的身材和瘦弱的肌肉群体反差巨大,和那些成年球员同场竞技,简直给人“豆芽菜”的感觉。但就是这样一群“瘦子”却每每让强壮的对手“弱不禁风”,一是贯彻了徐根宝教练“抢逼围、接传转”的技战术,而且每一年都有明显的提高;二是高昂的斗志,这点在最近的冬训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目前取得的成绩谈不上出色,但是他们走过的轨迹却足以让关注他们的球迷兴奋:2005年组成东亚足球俱乐部;2006年初次征战乙级联赛,止住连败,最终“定位”南区倒数第三;2007年完成第一个飞跃,乙级联赛总冠军,进军中甲;今年遭遇开局七轮不胜,但是经过“夏季战役”一度逼近冲超,最后阶段开始锻炼“板凳”,但仍取得第六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无论对手取胜还是输球,无不对这支年轻的队伍赞赏有加,这其中包括江苏队的名帅裴恩才、南昌队掌门李晓等。
他们的赞赏不是客套的恭维,而是有慧眼的老足球人在这支年轻、单薄的队伍上发现了一些东西——真正的足球的东西,裴恩才就说过:“这支队伍坚持这样打下去,两年之后中国足坛就看他们了!”吸引崔大林副局长和赵雯副市长来到这里的,也许就是这一点精神上蕴藏的东西。
冬训的强度会一点点加大,球员们累了、伤了,但还得坚持下去,因为根宝也累病了,但是他还是像一颗钢铁般遒劲的松树挺立在场地边,看到这一幕,没有理由不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充满希望——尽管,现在是满目疮痍。但是领导们的到来,或许也是蕴含着一抹曙光的信息,关键是,他们看到这里有人早早在耕耘,只是期待一个收获的时刻。

(张晓露)
特别链接:
崔大林南勇“空降”崇明
2008中甲最后的镜头
关于“中青队”的未来畅想
问责国青输球的三大“谜”
中甲卷土重来 东亚脱胎换骨
根宝婉拒“延长期” “曼联”挥手别梅西
《改变2008》—— 徐根宝的这个夏天(组图)
徐根宝输球送祝福:有啥不好意思
徐根宝:你们该补“脑白金”
《徐根宝和他的“中国曼联”梦》之一:“愚公”还是“堂吉诃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