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根宝做的很多尝试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至少在相当数量的上海球迷心中,这确实是一场“德比”,当然,仔细追究的话,这场中甲东亚与中邦的对抗,一没有申花VS中远时代的漂亮对攻,二没有成熟的技术展现,三没有可以和这座城市映衬的明星球员……“球市就可以看出,我们毕竟有申花‘老大哥’在。”尽管主场看台的出票从5000人升至8000人,然而没有让根宝如何欣喜:“其实我说也就多了500人——中邦问我要了500张票子,下回客场我也得要那么多,哈哈……”
但是,场上是有明星的,否则它不成为“德比”,徐根宝、马良行、朱广沪、申思、刘军、卫平、邹忠伟……范志毅率队去西班牙拉练,遗憾地错过。朱广沪、马良行还有申思他们坐在客队教练席上,徐根宝和上海足协秘书长隋国扬一起在主席台贵宾包厢里看球,而刘军坐在主队教练席上,一帮“上海男人”分成三个部分,但是编织着同一个梦——将几乎消失的上海足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两个交点分别是赛前赛后,根宝两度下看台,走去客队教练席打招呼,后一次看到了朱广沪。“朱指导有没有给你提什么建议?”“我让朱广沪多指教指教,但是没说什么,倒是申思提了建议,他建议我引进两个好外援,冲超就有把握了,但是我们今年不考虑,就让他们锻炼吧!”
确实,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同时兼具中甲和全运会的任务,哪个位置用外援,就意味着全运会比赛上哪个位置就存在隐患,根宝的考虑是智、更是勇。当年试水外援的日本足球,是把外援当“鲶鱼”,以点带面让整个日本足球的水平上升。而试看今日的中超、中甲,哪支队不是战术简单到把球一脚传到外援身体区域,然后靠外援个人能力或顶或射来“蒙”分呢?造成的恶果就是技战术越来越简单,队员不用脑子踢球,也毫无上进的动力,比赛本身观赏性也大大降低……
但愿由申思的建议、根宝的谢绝,能让关心上海足球和中国足球的球迷看到新意、看到希望。
(张晓露)
特别链接:
赛前动员一针见血 年轻球员输给了自己
什么样的场地都照样踢
备战南京
好评如潮急了根宝
申花不是“花” 根宝仍是“宝”
胜利的警钟
故地重游 根宝感慨“胖了”
勇气、坚韧、追求
根宝征服大学生
2009年中甲联赛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队名单(荐)
联赛月底开打 根宝高调出击
青春“淬火” 百炼成钢
打到体能最后极限
上海东亚队冬训简报之(一)~(六)
孤岛一隅蕴藏着什么
崔大林南勇“空降”崇明
2008中甲最后的镜头
关于“中青队”的未来畅想
问责国青输球的三大“谜”
根宝婉拒“延长期” “曼联”挥手别梅西
《改变2008》—— 徐根宝的这个夏天(组图)
《徐根宝和他的“中国曼联”梦》之一:“愚公”还是“堂吉诃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