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长沙晚报》2014-07-06)
功利与粗野
在亿万球迷的心目中,世界杯是四年一遇的流水席,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排排坐,分果果”,饱个眼福,饱个口福,饱个耳福,满满的也就是幸福了。因此球迷是在享受世界杯盛宴。在国际足联官员的心目中,世界杯是一桩大生意,不仅影响面极广,人气指数极高,而且拥有巨额进项——广告收入、转播收入、门票收入等,赚头极其可观。因此国际足联是在经营世界杯伟业。在球队和球员的心目中,世界杯既是展示本领、才华的舞台,又是提升个体和整体价值、吸收大笔经济利益的孔道。因此球员和球队是在演出世界杯大片。此外,还有餐饮业和各类媒体,在世界杯期间,也都是直接受益者。总而言之,这个魔力蛋糕非常大,而且越切越大。
世界杯与功利密不可分,这个结论应无疑义。有功利就会存在竞争,有竞争就会造成拼搏,有拼搏就会产生粗野。在球场上和球场外,都是如此。因为奖金分配迟迟不能兑现,非洲球员以集体罢赛相威胁,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影响很恶劣,形象很丑陋。有些媒体嘲讽、批评甚至谴责非洲球员贪财好利,精神粗野,不爱国,不敬业,给他们头顶扣上许多大帽子。殊不知,他们只不过是团结一致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非洲数国足协将获得大笔分红,却不守诺,不履约,大发淫威,以开除本国核心球员(比如加纳球星凯文·博阿滕)、“以儆效尤”为能事,这才真叫野蛮,给世界杯大赛添乱添堵。
到了1/4决赛,功利色彩更浓。德国队由铁卫胡梅尔斯攻进头球之后,就早早地摆出防守姿态,他们的中场组织严密,但锋无力的表现并没有因为克洛泽的上阵而有所改观,说白了,功利抬头,精彩打折,比赛变成了鸡肋,简直味同嚼蜡。巴西队与哥伦比亚队倒是放开了手脚,两支以技术见长的南美球队,竟然变成了一群糙哥,在世界球迷面前呈现粗野的球风,全场比赛陷入乱战,双方犯规频频,踢得毫无章法,西班牙裁判贝拉斯科尺度太松,纵容双方球员粗野侵人。上半场,很长时间,我都在犯疑惑,贝拉斯科身上是否带了红牌、黄牌?正是因为这种粗野踢法不断累积,未受扼制,导致了哥伦比亚后卫苏尼加对巴西球星内马尔肆无忌惮的背后侵害,造成内马尔椎骨骨裂,彻底伤别本届世界杯。犯规后,苏尼加若无其事,连黄牌的影子都未见到。这场粗野的1/4决赛令人焦虑,也令人失望。尽管巴西队已艰难出线,但损失惨重,下一场半决赛的排兵布阵必将捉襟见肘。
有些人总喜欢批评梅西在场上跑动太少,甚至贬称他为“散步帝”。殊不知,梅西善于审时度势,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以其机敏的分球,以其关键时刻的快速突破,避开或减少对方粗野踢法的伤害。球王贝利和马拉多纳都曾被野蛮后卫踢断过腿,梅西虽然也受过许多明侵暗害,却至今未曾受过重伤,这是亿万球迷的幸运。
功利在前,四强呼之而出,但愿粗野的踢法受到制约,别让场上球员遭到滥砍滥伐的危险侵害。只有这样,所有人的功利才能最大化,所有人的快乐也才能最大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