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类随笔·黑色的日子 灰色的记忆

(2007-09-11 00:02:39)
标签:

人文/历史

纪念“9·11”

劫难

恐怖主义

人类的悲剧

分类: 另类随笔

http://newphoto.1t1t.com/usr/06/83121/1116426404_1.jpg灰色的记忆" TITLE="另类随笔·黑色的日子 灰色的记忆" />

黑色的日子  灰色的记忆

——“9·11”:一场惊世大噩梦

 

 

 

    2001年9月11日,那是一个令世人永远无法忘记的黑色的日子。当天,我留在电脑中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夜间8点45分,美国遭到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目前尚不知他们属于什么派别什么组织,究竟有多少成员)劫持了四架大型客机,分别撞击世贸大楼、五角大楼、国会山等处,致使高达一百多层的世贸大楼双子座轰然倒塌!

    据美国各大媒体保守估计:在这次极端恶性的突发事件中,至少会有数千人不幸蒙难!

    举世震惊,举世悲愤!

    这是美国本土自建国以来第二次遭到袭击(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到袭击要追溯到二战期间,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可以预见,美国政府对此反人类反人道反人性的恐怖袭击必然会采取极其强硬的还击措施!

    明日的世界将是怎样的世界?明日的和平是否面目全非?这着实令人忧心忡忡!

    什么叫祸从天降?这就叫祸从天降!现在至少可以肯定一条:这场惊世大劫难不仅使美国民众遭受到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也使全球热爱和平的人们遭受到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当悲剧演现在眼前,当劫难降临在身边,凡是善良的人,无分国度、肤色、语种、宗教、民族,都会感同身受!

 

    从我日记中急促的语调、焦虑的情绪和多处使用的惊叹号,即不难看出,我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激愤,多么糟糕。写完这些未经润饰的文字,紧盯着电视屏幕上仍在冒出滚滚浓烟的世贸大楼双子座,我情不自禁地哭了,眼泪自然而然地流淌下来,犹如断线的珍珠。自从母亲去世后,已经二十多年,我从未这样痛哭过。仿佛那两座大楼中被钢筋水泥活埋的众多不幸者中就有我的亲人和朋友,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化为劫灰,却爱莫能助。

    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开始给几位同城的友人打电话,他们也都跟我一样,正在紧张关注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但表现各不相同。有两个友人跟我一样同仇敌忾,对恐怖主义分子怒加谴责,连平日绝对不骂的粗口也无遮无掩地骂出来了。有一位友人则相对冷静,他特意提到了十六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提到他的《诸世纪》,提到他那首预言世界末日的著名诗篇,“恐怖魔王从天而降……”。还有一位友人则在谴责和悲叹之余,对冷战之后美国日益彰显的单极霸权主义不无微词,美国佬喜欢管闲事,今天指着这个打得皮开肉绽,明天指着那个揍得鼻青脸肿,到处树敌,满世界结仇,如今也吃上了苦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啊!他讲了几句怪话,见我没回应,也就识趣,不再吭声。从理性上分析,他的话何尝没有几分道理。但在这时听到这话,就显得特别刺耳。

    翌日,我到单位上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这场史无前例、旷古罕闻的恐怖袭击,一层有形和无形的愁云惨雾笼罩在周围。常言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俗语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个别人惟恐天下不乱,居然拍手称快,说是美国佬遭到了应有的报应。我问他有没有一点同情心。他却振振有词地回答道:“世界上人这么多,每天都要死掉一大批,就算我有一百颗心,全都装满了怜悯,也同情不过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此人动辄自称为高级知识分子,却连兽类的这点高级本能都完全丧失了,我惟有可怜他,还怎能指责他呢?我该向他重复一个常识,美国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仗义帮助过我们灾难深重、存亡未卜的中华民族挺过难关,度过劫波?该提醒他,任何灵长类的动物都不会缺乏感恩意识?算了吧,我更愿意从他身边拔足走开。

    “9·11”无疑是一条分界线,过了这道线,世界便变得越来越危险。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调查结果:“9·11”事件之后,美国人的乐观指数已锐减了28%,对本土安全的信任指数已锐减了42%,精神紧张指数则激增了35%。这个信号太明显了,美国人正在大幅度丧失他们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安全感。似《诸世纪》那类老掉牙的巫书又开始在坊间流行,又有人以智者的狂妄向外界宣称,他绞尽脑汁,用尽心水,终于破解了诺查丹玛斯《诸世纪》中最后那则预言——“恐怖魔王从天而降”:本·拉登即“恐怖魔王”,所谓“从天而降”即指飞机撞毁世贸大楼双子座,造成惊世大劫难。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再多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又于世何益,于事何补?

    “9·11”之后不久,美国政府即悍然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很快就占领了伊拉克全境,但美军根本无法清除那里的地下武装,根本无法消解宗教敌视和教派冲突,根本无法杜绝接二连三的恐怖袭击,至今美军战后的减员已数倍于在战争中丧生的士兵,伊拉克由石油大国变成了血腥的沼泽。布什政府陷入了比当年越战更大的尴尬和麻烦。

    “9·11”之后,恐怖主义日益泛滥,别说阿富汗和中东地区的人质灾难层出不穷,别说巴勒斯坦的人肉炸弹频频惊魂,连一向安宁的莫斯科、伦敦等欧洲大都市也先后遭到恐怖袭击。一位环球旅游爱好者望着世界地图已只能紧锁眉头,那么多文明国家都不再能够提供足敷所用的安全保障,这绝对是“9·11”之前任何人都难以想象到的。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尝言,“奥斯威辛之后不再有诗”,这句充满良知和反省精神的哲言曾发人深省。“9·11”之后呢?地球村的村民离梦想中“诗意的栖居”似乎更远了。但热爱和平的人群愈悲观,恐怖主义分子就会愈猖獗;热爱和平的人群愈疏离,恐怖主义分子就会愈附集。热爱和平的人群要得到和平,渴望安全的人群要保有安全,确实任重而道远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