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随笔·“一天死一次”

(2007-05-22 08:10:30)
分类: 生活随笔

“一天死一次”

 

 

 

    老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篇首开宗明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不细想还好,细想一下,这“各有各的不幸”真的能够发人深思。婚姻的构成和家庭的建立,在许多聪明人看来,是一件无须费心劳神的事情。殊不知,望山跑死马,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段漫长的距离。一对性情、趣味和智能相去甚远的情人,须从目不识“谱”修习到琴瑟和谐,谈何容易?两人懵懵懂懂地踅入围城,这比徒手攀岩和高空蹦极之类的极限运动还要危险得多。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嫁错郎可怕,娶错妻难道就不可怕吗?河东狮吼同样吓人一跟头。

    一位朋友经过“八年抗战”,终于与妻子割席断交,其感受可谓沉痛。不幸的婚姻是一柄双刃剑,夫妻相争无胜者,只会两败俱伤。作为这场不幸婚姻最前排的观众──小孩,一旦城门失火,也不免要遭受池鱼之殃。这位朋友在判决离婚的当天,喝了个酩酊大醉,痛哭一场。

    “这不是解脱,而是虚脱。我从二十七岁开始和她打冷战,打消耗战,打持久战,一直打到三十五岁,总算分道扬镳了,可是这场战争已打得我事业无成,也打得她青春不再,差不多同归于尽了。花如此高昂的代价,我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婚姻的失败是最根本的失败,婚姻的不幸是最根本的不幸。在充满缺陷的婚姻里,双方都会把自身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不仅觉得对方可憎,也觉得自己可恶。”

    这样的“过来人语”听得多了,我们就不免会生发另一种感慨,现代社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按说,丈夫或妻子都是自己精挑细拣选定的,就算有父母朋友从旁参谋,最终一锤定音的还是本人,怎么会货不对版?恋爱时该睁大眼睛,然而意乱情迷,就像歌中所唱,“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猜猜我是谁”,结果尚未看清对方身上许多弱点,就一同涉过爱河,登上了婚姻之岸。婚后,本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低调一些,此时却两眼圆睁,结果大呼上当──妈也,怎么上了贼船!婚姻既已模铸成形,也就悔之无及,所谓的退路(离婚)其实是一条漫长的风雨路。

    在不幸的婚姻中,夫妻类似敌国,家庭犹如战场,何时才能休战?好的结果无疑是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将感情的发动机尽快修复;若无法释怨,难以言欢,则长痛不如短痛,及早一拍两散,各自去寻求新生。在婚姻的八卦炉中炼过几年的人,也该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倘若重蹈覆辙,就真不知道是你不适合婚姻,还是婚姻不适合你。在西方社会,婚姻的弹性大,复原快,制约力小,离一次婚未必能动骨伤筋。我们的国情则不同,婚姻的制约力大,弹性小,难以复原,离一次婚,很可能八宝楼台拆开不成片断。

    不幸的婚姻最能毁人,与其玉石俱焚,还不如釜底抽薪。那位“八年抗战”的朋友曾说过一句令人心惊肉跳的话:

    “哀莫大于心死,在不幸的婚姻中干耗着,就等于一天死一次!”

    痛苦至极时的离婚,相当于全身麻醉后做截肢手术,即算身体残废了,能保全性命,也总比一天死一次要强得多吧?

    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要达成所愿,真得具备超强的眼力(即判断力)和超常的心力(即创造力)才行,舍此二“力”,无所取材,结果就难免会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本文首发于《桂阳日报》2007年6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