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自测题参考答案8

(2008-04-21 22:35:11)
标签:

教育

三、简答题:

1、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观察法的特点是:目的性、计划性、自然性、客观性、直接性。观察法的作用主要是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用来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制定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理论的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

答:观察不是一个纯粹看和听的问题,还有如何看、看什么的问题。在观察的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念的准备。(1)丰富的背景知识,科学的理论指导,能够使观察者见人所未见,会抓住一般人所忽略的东西,从而获得独到的发现;(2)理论不仅决定你看什么,也会影响你如何分析和评价你所看到的东西。

3、选择观察的位置要注意什么要求?

答:主要有两个因素:方位和距离。(1)方位:尽量面对被观察者;(2)距离:要合适,不能太近、不能太远,标准是:第一,保证被观察的现象能够清晰地落在观察者的视野内;第二,保证被观察者保持常态,不受干扰。

4、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反思的问题主要有:(1)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2)分析自己的观察角度、记录时使用的语言;(3)对观察中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反省,检查自己是否违背道德的;(4)反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个人生活经历、宗教信仰、性别、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对观察可能产生的影响。只有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科学性,才能保证观察计划在实际情况的变化中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提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5、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对记录进行修补。目的是使观察记录完整、清楚、准确,为下面的理性分析活动提供一个好的文本。

6、什么是测验,什么是量表,测验与量表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 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在这个程序里,受测者对编制得较好的一组刺激作出反应,施测者可藉此引起对受测者所测的特质进行数量的描述。量表是一组符号或 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行为特性。测验与量表的关系:一个好的测验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量有,才能使测验所获得 数量更有意义,可见量表是测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它不是测验的全部。量表也可以不用在测验里,如果测验不用于推论,只是一般的数量描述,也可以不要量 表。

7、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答:(1)指导语与测验的情境;(2)测试焦虑;(3)练习与应付技巧;(4)反应方式;(5)反应心向。

8、简单叙述测验在选择题目及编排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答:试题项目(题目)的选择时要注意:(1)注意测验的目的、功能、性质,分析项目是否能够测定所需要的特征;(2)选择区分度高的题目;(3)题目的难度一般要适中;(4)所选题目要与当初的编题计划对照,看是否各部分的题目都能按比率选入。题目编排时要注意合理性,一般开头安排些难度较小的题目,安排方式有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两种。

9、项目预测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预测的对象应是将来正式应用测验的团体的一个随机样本,取样时应注意代表性,一般以400人左右为宜;(2)预测的情境应与未来正式施测的情境相同;(3)预测时间一般可稍长些,应使受测者有足够的时间回答;(4)在预测过程中随时注意被试的反应,如有特殊情况应予记录。

10、测验的客观性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答:测验的客观性主要包包括: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和推论的客观性三个方面。

11、简单介绍复本测验与原始测验之间的关系。

答:为了增加实际效用,有些测验要编制复本,这样可以多次应用,而免除练习的作用。复本测验与原始测验之间的关系是:(1)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相同;(2)内容与形式相同;(3)题数相同,难度与区分度相当;(4)各测验的分数分布大致相等;(5)题目不应有重复。

12、简单叙述制定常模的一般过程。

答:(1)确定有关的常模团体;(2)常模团体是所要测验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而制定常模时所取的样本必须是常模团体的一个代表性取样,取样过程必须描述详尽,样本大小要适当;(3)要注意常模的时间特性。

13、简单叙述计算复本信度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1)复本必须是真正的复本;(2)复本测验可同时连续施测,也可间隔一定时间施测;(3)从测验理论上考察复本信度;(4)测验复本编制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考虑很多项目。

14、测验分数组合的常用方法。

答:(1)将各题目根据权重(组合)结合;(2)等量加数;(3)多重分段法;(4)多重回归;(5)聚类分析;(6)因素分析。

15、测验标准化包含的主要内容。

答:(1)内容;(2)施测;(3)测验分数的组合;(4)常模。

16、常用的描述测验效度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答:(1)内容效度可用专家判断、再测、统计分析等方法;(2)构想效度可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3)实证效度可用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

17、分析测验项目的区分度的方法。

答:(1)计算题目得分与测验总分之间的关联性------相关系数;(2)比较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个别题目上通过的百分比,求区分度指标。

四、论述题:

1、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参考观点:应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信度分析;(2)效度分析。

信 度的主要类型有: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信度和评分者信度等,在计算信度系数时,必须考虑实际的信度类型,然后选择恰当的计算信度系数公式。 同时,也应注意考虑影响信度的因素:被试者的因素(如:身心健康状态、动机、注意力、持久性、回答态度、焦虑等)、主试者因素(如:态度、言语、暗示、评 分主观性等)、测验情境因素(如:通风、光线、噪音、桌椅高度等)、内容与取样因素、时间因素(如: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

效度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1)内容效度;(2)构想效度;(3)实证效度。

2、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观点: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影响信度的因素:(1)被试者的因素(如:身心健康状态、动机、注意力、持久性、回答态度、焦虑等);(2)主试者因素(如:态度、言语、暗示、评分主观性等)(3)测验情境因素(如:通风、光线、噪音、桌椅高度等)(4)内容与取样因素、时间因素(如: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适当举例)

3、对于测验的项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参考观点: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质的分析是指题目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分析;量的分析是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难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难度是指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征的区分程度。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于1.00越好。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讲难度越大或越小,其区分度越差,难度为0.50时,其区分度最好。一个测验中,并非所有题目的难度都是0.50,因为这样整个测验的区分度就不会太好,必须有一些较易的题目和较难的题目,这样便于对团体中较差的与较好的个体进行区分。两头难度(较易或较难)的题目数少些,为正态分布最好。

4、(略)

五、设计:(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