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传》精华释读   天反时为灾 地反物为妖

(2018-05-10 11:43:24)
标签:

《左传》精华释读

天反时为灾

地反物为妖

历史

文化

《左传》精华释读

 

天反时为灾 地反物为妖

 

读春秋故事,仿佛过山车,形势瞬息万变,诸侯朝秦暮楚,什么天理公义什么纲常伦理都在严酷的现实利益面前无能为力。所以我们看到的《左传》往往会让人惊心动魄,有时不免替古人哀婉,那一代代英雄也好庶民也罢,都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生活显然谈不上幸福。可是,正是由于动荡的岁月朝不保夕的命运才促成人们尤其智者审慎思考,极力探究一种活法儿——这也许是《左传》不断强化的主流意识。我认为,史家的最重要使命就是要活着的人看到生的希望,对社会的未来充满信心,让那些折戟沉沙的魂魄得以安息,并在另一个世界唤起生灵的良知。

这段时间围绕晋楚的争霸梳理了一些文字,我觉得基本意思已经明了,那就是在国际舞台没有谁不想当老大,但历史的机遇却不是一视同仁的。即使像晋楚这样有着深厚底蕴的国家,因为外部和内部的原因也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甚至互相残杀。要称霸世界,其实是由好多因素决定的,儒家常常把这些因素归结为德性的核心影响力,其实凡事都不可能绝对,社会演变发展是存在巧合因素的,但最根本的还是硬实力;鲁国、宋国、郑国都是传承儒家礼教不错的国度,也出现过像模像样的政治家梦想励精图治,但是天不作美它们始终没有走上春秋政治舞台核心位置,这就是实力决定命运。

《左传·宣公十五年》讲到晋灭亡潞国的故事。

潞国(今潞城东北)是个小国,国君潞子婴儿为赤狄族人,系参卢之后(参卢是炎帝之后,被黄帝封于潞,以奉先祀)因衣尚赤,所以称赤狄。潞子婴儿生性老实、懦弱。他娶晋国景公的姐姐为妻,故潞国和晋国有亲戚关系。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作靠山,当时列国诸侯和临近的部落,都不敢怎么样它。后来,一个叫酆舒的做了潞国相国,他专横暴戾,独揽朝政。国君潞子婴儿反倒常受酆舒的欺负,这个酆舒暗自投靠秦国,为了讨好秦国,他罗织罪名把晋景公的姐姐伯姬杀了,又伤潞子的眼睛。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潞子婴儿便派人和晋景公联系,叫晋国发兵捉拿酆舒。晋军来到之后,在曲梁(潞城北部)与潞国军队激战一场,杀死酆舒,把潞子婴儿抓去,顺手牵羊灭了潞国。从此潞国也就划入晋国版图成为强晋的一部分了。

对于是不是要征伐潞国,先前也是有一番争论的,大臣中多数反对,只有一个叫伯宗的坚决主张讨伐,并且说出很多理由,这促使晋景公最后下定决心。

伯宗这个人历史是正面叙述的,他是姬姓郤氏旁支,晋景公六年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去晋国,请求出兵援助。当时晋景公非常愿意出兵,上大夫(太宰)伯宗却不愿得罪强大的楚国,他对晋景公说:“古话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我们哪里管得着楚国的事儿?不如暂不出兵,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于是晋景公就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扬的,到宋国去安慰一番,并没有给予宋国任何实际的援助。成语“鞭长莫及”由此而来。由于伯宗仗义执言,因此在朝中免不了结怨,因此他的妻子不仅担心也经常劝他不要口无遮拦。这被《烈女传·晋伯宗妻》演化成道德模范——

晋大夫伯宗之妻也。伯宗贤而好以直辩凌人。每朝,其妻常戒之曰:“盗憎主人,民爱其上。有爱好人者,必有憎妒人者。夫子好直言,枉者恶之,祸必及身矣。”

伯宗不听,朝而以喜色归。其妻曰:“子貌有喜色,何也?”伯宗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知似阳子。”妻曰:“实谷不华,至言不饰,今阳子华而不实,言而无谋,是以祸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吾欲饮诸大夫酒,而与之语,尔试听之。”其妻曰:“诺。”

于是为大会,与诸大夫饮。既饮,而问妻曰:“何若?”对曰:“诸大夫莫子若也,然而民之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子之性固不可易也,且国家多贰,其危可立待也。子何不预结贤大夫,以托州犁焉。”伯宗曰:“诺。”乃得毕羊而交之。

及栾不忌之难,三郄害伯宗,谮而杀之。毕羊乃送州犁于荆,遂得免焉。君子谓伯宗之妻知天道。《诗》云:“多将熇[xiāo]熇,不可救药。”伯宗之谓也。

史书称赞道:伯宗凌人,妻知且亡,数谏伯宗,厚许毕羊,属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祸,州犁奔荆。

看来学伯宗得志,做伯宗遭殃,伯宗终被陷害,其根源不能仅仅是要抱怨这个社会不公,那背后的人性逻辑才是不能忽略的深层根源——

后来,晋厉公带三郤(郤锜、郤犨[chōu]、郤至三人皆晋国郤氏家族成员,时人称三郤,又作三郄)来到关押伯宗的地方,让伯宗申辩。伯宗愤怒地咬断自己的舌头吐到三郤面前。晋厉公捡起那截舌头放到郤锜袍中,叹息地说了一声:“有种!”便转身走了。郤锜将伯宗的舌头扔到地上用脚碾碎,对伯宗说:“这舌头怎么吐出来的,你就要怎么吞下去。”伯宗狂笑,一头撞在墙上,气绝身亡。

壮是壮烈了,伯宗是不是值得此不待言。

我们读读《左传·宣公十五年》有关文字(附白话):

[lù]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酆[fēng]舒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晋侯将伐之,诸大夫皆曰:“不可。酆舒有三俊才,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俊才虽多,何补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弃仲章而夺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怙其俊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若之何待之?不讨有罪,曰将待后,后有辞而讨焉,毋乃不可乎?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尽在狄矣。”晋侯从之。六月癸卯,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辛亥,灭潞。酆舒奔卫,卫人归诸晋,晋人杀之。

……………

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羊舌职说是赏也,曰:“《周书》所谓‘庸庸祗[zhī]祗’者,谓此物也夫。士伯庸中行伯,君信之,亦庸士伯,此之谓明德矣。文王所以造周,不是过也。故《诗》曰:‘陈锡哉周。’能施也。率是道也,其何不济?”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潞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鄷舒执政以后杀了她,又伤了潞子的眼睛。晋景公准备进攻他。大夫们都说:“不行。鄷舒有三项显著的才能,不如等待他的后任。”伯宗说:“一定要进攻他。狄人有五条罪状,突出的才能虽然多,有什么补益?不祭祀,这是一。喜欢喝酒,这是二。废弃仲章而夺取黎氏的土地,这是三。杀害我们伯姬,这是四。伤了他国君的眼睛,这是五。依仗他自己的显著才能,而不用美德,这就更增加了罪过。继任的人或者将会敬奉德义以奉事神明,而巩固国家的命运,到时又怎么对待他?不进攻有罪的人,说‘将等待后继人’,以后有了理由再去进攻,恐怕不可以吧!依仗才能和人多,这是亡国之道。商纣按这样去做,所以被灭亡。天违反时令就是灾难,地违反物性就是妖异,百姓违反道德就是祸乱。有了祸乱就有妖异和灾祸发生。所以在文字上,正字反过来就是乏字。上面这些反常的事在狄人那里都是存在的。”晋景公听从了。六月十八日,晋国荀林父在曲梁打败赤狄。二十六日,灭潞国。鄷舒逃亡到卫国,卫国人把他送还到晋国,晋国人杀死了他。

……………

晋景公赏给桓子狄国的臣民一千家,也把瓜衍的县城赏给士伯,说:“我得到狄国的土地,是您的功劳。如果没有您,我就丧失伯氏了。”羊舌职对这些赏赐感到高兴,说:“《周书》所谓‘能用可用的、能敬可敬的’,说的就是这一类吧。士伯认为中行伯可以任用,国君相信他,任用他,这就叫做明德。文王所以能创立周朝,也不超过这些了。所以《诗》说‘把利益布施给天下,创立了周朝’,这是说文王能够施恩于百姓。遵循这个道理去做,还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

晋景公派遣赵同到成周进献俘虏的狄人,表现得不恭敬。刘康公说:“不到十年,原叔一定有大灾难。上天已经夺走了他的魂魄了。”】

 

                        


                                    2018.05.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