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传》精华释读   所不此报 无能涉河

(2018-05-12 16:42:22)
标签:

《左传》精华释读

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文化

历史

情感

《左传》精华释读

 

所不此报 无能涉河

 

春秋诸侯不光明争暗斗,也会耍点小聪明,但有时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公元前593年,齐国正是齐顷公时代,他是齐桓公的孙子,父亲齐惠公,母亲是惠公小妾萧同叔子,顷公小名叫“无野”。据说当年萧同叔子怀孕,由于她地位卑贱,所以不敢说出来。她拿了一些柴草把儿子生在田野里,又不敢抚养他。有只野猫来喂奶,鹯鹰来掩护他,有人看见就把他收养起来,于是给他取名叫“无野”,没想到就是这个野孩子却成了颇多故事的“齐顷公”。

齐顷公六年(公元前593年)春天,晋国派遣大臣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让母亲萧同叔子藏在帷中观看。郤克跛而登阶,萧同叔子嘲笑他。郤克说:“不报此辱,不再渡河!” 作为东道主又是君王,齐顷公做得实在有些过分,《史记》描述说:郤克在去临淄的路上刚好碰到了同往齐国聘问的鲁国季孙行父、卫国使臣孙良夫。于是三队人结伴而行,他们来到齐国朝堂,会见齐顷公。自恃幽默的齐顷公一眼看出“包袱”,回去和母亲说,萧同叔子于是同意第二天一起来看齐顷公导演的恶作剧——齐顷公安排一个有驼背的侍从领着本就驼背的郤克,一个拐子领着略有瘸腿的季孙行父,一个独眼龙侍从领着也是一只眼的孙良夫,共同出现在朝堂上。朝堂上下顿时大笑不止,三位使臣察觉到被齐侯恶搞个个愤愤不平,于是他们发誓总有一天要报此仇。回到晋国的郤克,实在无法忘记在齐国受到的奇耻大辱,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郤克心头。郤克屡次提出讨伐齐国,晋景公预料伐齐时机并不成熟,一直不同意,但自己的使臣,一国的上卿受辱,再怎么说也有损国体,齐景公此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与齐国大干一场。郤克又提出:可否自带郤氏家族亲兵与齐国去做个了断,晋景公也不同意。后来,齐使臣到晋国出访,被扣押,还是苗贲皇(斗贲皇,若敖氏之族,楚国令尹斗椒之子,采邑于苗,故称苗贲皇)苦口婆心谏言,齐国使者才免于一死。当年(公元前605年)斗椒作乱失败,楚庄王灭若敖氏之族,贲皇逃到晋国。晋任为谋主,被誉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在公元前575年(楚共王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中,是苗贲皇建议晋厉公以精兵攻楚左右军,三军往中军聚集,就可以一举打败楚国。晋君采纳了这一建议,楚军果然失利。

郤克报复齐国的图谋一时难以得逞,毕竟国家还是有政治规矩的,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此时,作为和郤克共事多年对郤克的性格、人品、做派了如指掌的老政治家士会,决定全身而退。这年秋天,士会找来儿子范燮:士燮啊,我听说,人在大喜大怒的时候,行为合乎礼法的少,离经叛道的多。《诗》云: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发怒,祸乱止住;君子欢喜,祸乱停止)——君子的喜怒可以制止祸端,但如果不是君子,喜怒往往会制造祸端。现在郤克的愤怒有两种结果,一、发泄在齐国,对晋国有好处;二、发泄在国内,晋国可就遭殃了。我准备告老让他有机会去攻齐国,使他的愤怒得到发泄,这样也许能挽回晋国的祸乱吧!你跟着各位大夫好好工作吧!一番对儿子士燮的教诲,范氏完成了在晋国政治职场的华丽转身。

公元前589年,晋景公决定讨伐齐国,打压齐国的嚣张气焰,于是郤克挂帅,携同上军佐士燮、下军将栾书及800乘并与狄人构建的步兵集团,直捣齐国并迫使“必质其母以为信”,这是后话。

说起士会即范武子,历史多为积极评价。他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范武子因迎公子雍流亡秦国,河曲之战为秦国献计,成功抵御晋军,后被赵盾用计迎回晋国,邲之战中看到晋军内部不和,主张班师,荀林父死,升任执政,专务教化,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二十年后,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后,赵武、叔向等追思士会,欲从之游:赵文子与叔向同游于晋墓地九原。赵文子曰:“死者若可起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文子曰:“夫阳子行廉直于晋国,不免其身,其智不足称也。”叔向又曰:“其狐偃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见利而不顾其君,其仁不足称也。”叔向曰:“子意属谁?”文子曰:“唯范武子,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羊舌职当着晋景公的面夸赞范武子 :“无如士会。其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人活如此,可谓不朽了!

我们读读《左传•宣公十七年》的有关文字(附白话):

十七年春,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献子先归,使栾京庐待命于齐,曰:“不得齐事,无覆命矣。”郤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请以其私属,又弗许。

齐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及敛孟,高固逃归。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辞齐人。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于温。苗贲皇使,见晏桓子,归言于晋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齐君恐不得礼,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右或沮之,曰:‘君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敛盂而逃。夫三子者曰:‘若绝君好,宁归死焉。’为是犯难而来,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辞,而害来者,以惧诸侯,将焉用之?”晋人缓之,逸。

秋八月,晋师还。

范武子将老,召文子曰:“燮乎!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弗已者,必益之。郤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不然,余惧其益之也。余将老,使郤子逞其志,庶有豸乎?尔从二三子唯敬。”乃请老,郤献子为政。

【十七年春季,晋景公派遣郤克到齐国征召齐顷公参加盟会。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让她观看。郤克登上台阶,那妇人在房里笑起来。郤克生气,出来发誓说:“不报复这次耻辱,就不能渡过黄河!”郤克先回国,让栾京庐在齐国等候命令,说:“不能完成在齐国的使命,就不要回国复命。”郤克到达晋国,请求进攻齐国,晋景公不答应,请求带领家族去进攻齐国,晋景公也不答应。

齐顷公派遣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参加会盟。到达敛盂,高固逃回来。夏季,在断道会盟,这是为了讨伐有二心的国家。又在卷楚结盟,拒绝齐国人参加。晋国人在野王逮捕了晏弱,在原地逮捕了蔡朝,在温地逮捕了南郭偃。苗贲皇出使路过,见到晏弱。回去,对晋景公说:“晏子有什么罪?从前诸侯奉事我们的先君,都急得像赶不上的样子,都说是因为晋国君臣不讲信用,所以诸侯都有二心。齐国的国君恐怕不能得到礼遇,所以不出国而派这四个人来。齐顷公左右的随从有人阻止,说:‘您不出国,一定会抓住我国的使者。’所以高子到达敛盂就逃走了。这三个人说:‘如果因为我们断绝了国君的友好,宁可回国被处死。’为此他们甘冒危险而来。我们应该好好迎接他们,以使前来的人对我们怀念,但是我们偏偏逮捕了他们,以证明齐国人的劝阻是对的,我们不是已经做错了吗?做错了而不加以改正,而又久久不肯释放,以造成他们的后悔,这有什么好处?让回去的人有了逃走的理由,而伤害前来的人,以使诸侯害怕,这有什么用?”于是晋国人放松了看管,齐国的三名使者就逃走了。

秋季,八月,晋军回国。

范武子打算告老还乡,把儿子范文子喊过来,说:“燮儿啊!我听说,喜怒合于礼法的是很少的,和它相反的倒是很多。《诗》说:‘君子如果发怒,祸乱或许可以很快阻住。君子如果喜悦,祸乱或许可以很快停歇。’君子的喜怒是用来阻止祸乱的。如果不是阻止,就一定会增加祸乱。郤子或者是想要在齐国阻止祸乱吧。如果不是这样,我怕他会增加祸乱呢!我打算告老还乡了,让郤子能够心满意足,祸乱或许可以解除。你跟随几位大夫,唯有恭敬从事。”于是就请求告老。郤克执政。】

                         


                                  2018.05.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