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读画中发现意蕴——1996年高考作文述评

(2007-06-02 13:07:17)
分类: 写作漫议
    高考作文,不仅是对考生写作能力的测试,同时也是对中学作文教学水平的一次特殊的检测。因而作文命题水平的高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6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命题,以两幅漫画为材料。其中一幅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幅漫画曾在1990年的“山东黑龙江漫画联展”中获一等奖,作者是山东省漫画学会秘书长张正倜。另一幅是《截错了》,原载于1996年2月4日《羊城晚报》,作者庄锡龙,是广东省漫画协会副会长。这两幅漫画用做作文材料时,原来漫画上的文字都作了增删和改动。全国卷的大小两题都是根据这两幅漫画设计的。小作文是要求用2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大作文是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应该说,今年的作文题对考生思路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但是也给考生留下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思维空间,尤其是今年的大作文题,有新意而又不是太出人意料。有话可说,但说也不易。考生不大可能抄袭别人的范文(当然是事先背过的)。这都是这道作文题的成功之处。今年的大作文题,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相比较,也是很有特色的。以前虽然有过以漫画作为作文材料的题目,但没有用两个漫画的比较来做题目的。用两幅漫画做题目,要求观察和说明其内容,还要比较和论述自己更喜欢哪幅漫画,这就不仅使这一命题有了新意,同时也增加了难度。
 

    还应该提到的是上海卷的作文题。上海卷今年仍是命题作文。小作文的题目是《初夏的时令特征》。要求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从三个方面介绍初夏的时令特征。大作文题目是《我的财富》,要求写成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但明确规定不能写成诗歌。上海卷的大作文题,从1993年开始,连续三年都是以两个字为题的命题作文——《机遇》、《责任》和《父辈》,所以,今年有不少人对作文题有两种不同的分析和猜想:一种想法认为,今年会改变前几年的命题思路,出材料作文;另一种思路认为,今年很可能还是两个字的作文题。结果是,这两种想法都没有成为事实。今年仍然是命题作文,却不是两个字。因而可以说,上海卷的作文命题,正如论者所说,是遵循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原则。

 

    下面,我们试对今年全国卷和上海卷的高考作文,进行一些分析和评述。

 

    一、全国卷:会欣赏,更要会比较

 

    全国卷的小作文要求对两幅漫画的内容进行说明,要求写得非常明白:“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说明画面时,不要编故事。”这就已经很明确地告诉考生,这道小作文题考的是观察和说明能力。那么,在说明时,考生只要准确、完整地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了漫画的画面内容,就可以得到高分了,应该说不存在能否正确理解题意的问题。事实上,不少优秀考生确实写得很好,如辽宁的一位考生是这样介绍这两幅漫画的内容的:

 

    “这是两幅颇有讽刺意味的漫画。

 

    第一幅《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画的是一只有六个手指的手,做完整形手术,有用的大拇指被割下去了,而多余的小指却保留下来。

 

    第二幅《截错了》,画的是一个右腿(好腿)被截了肢的病人躺在病床上,左手举着“左腿截肢”的诊断书,右手指着左腿(病腿)愤怒地指责医生。病床的左侧,医生在用毛巾擦手,好像同病人说着什么。站在一旁的护士在记事簿上记着什么。

 

    这两幅漫画较好地讽刺了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的单位和个人。”

 

    这样的说明可以说就是完整、准确的,语言也简明流畅。而开头的概括说明和结尾一句对漫画意蕴的揭示,使得这篇小作文的结构更加严谨。按理说,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看图写话”,说明文的教学是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中,完成好这样一篇说明性文字,不应该有什么大的失误,但事实并非如此。像上面所举的写得很好的小作文,仍然是少数优秀考生才能写出来的。不少考生在答卷时出现了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其一,有的考生分不清议论、记叙和说明的区别,不是根据要求对画面进行说明,而是一开笔就展开议论,或者通篇都在编故事,完全背离了要求。一位考生这样写道:“六指整形手术是做了,手指头也是五个,可是这只手是小指头多长了,而不是大拇指,糊涂的整形医生啊!你怎么能‘委曲求全’呢!使得你的病人人手换成了熊掌!”这段话其实是挺通顺的,但这不是说明,背离了要求,当然得分也就很少了。其二,有的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画面内容,造成说明内容上的失误。如把“病房”说成“手术室”,就是很普遍的错误。还有的考生,对《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幅画的理解完全错误,以为整形是要把畸指移植到拇指的位置上去,这样一来,其说明当然也就很难符合题意。其三,说明能力不高,不条理。这主要表现在所用概念不准确,说明时抓不住主要内容,详略不当,或者说明的方位有误。所有这些,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学阶段观察能力和说明能力的培养,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如果说全国卷的小作文是考察学生的观察和说明能力的话,大作文考察的就是多方面的能力了。大作文题为《我更喜欢漫画〈    〉》,明确要求为议论文。但这不是一篇一般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文艺评论性的议论文。显然,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必须具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比较的能力。还必须具有透过表面情景,深入漫画的思想意蕴进行分析和综合、评判和论证的能力。如果不能抓住漫画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比较,就难于发现两幅漫画各不相同的特点,从而产生喜欢不喜欢的感受。也只有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评判。如果不能透过表面情境,把分析深入到漫画的思想意蕴中去,则所写的文章肯定是没有深度的。这里,比较是基础,发掘是关键,论述是目的。会不会比较,决定着文章将表现什么样的内容。而能否进行正确而又深入的发掘,则决定着文章主题的切入角度和立意的高低。而比较也罢,发掘也罢,都只是为了能够对“我更喜欢”的理由进行充分的论述。怎样展开论述,则决定着文章是否能够写得有理有据,有情有味,有说服力。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这两幅漫画,虽然画面内容绝不相同,但在内涵上,确有相似之处,这就给两幅画的比较创造了条件。而比较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比较和选择,确定“我”最喜欢的,并以此为核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是真正的目的。作为试题,所要考的,也正是学生怎样表达和表达了什么。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根据已有的材料,确立一个正确的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文章展开的正确路径。只有沿着这个正确的路径前进,才不会偏离题目,走到错误的道路上去。就这篇作文来说,一般的,也是比较明确和简单的作文思路应该是:通过比较欣赏,我更喜欢某某漫画,因为这幅漫画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这一特点比另一幅漫画的艺术特点更具有表现力(进行艺术特点的比较论述),因而表现的思想意蕴也更深刻(进行思想意蕴的比较论述),所以,我更喜欢这幅漫画。事实上,很多优秀作文的思路也正是这样的。很多考生都认识到,两幅漫画的艺术手法不大相同。一简一繁,一幅内容很具体,神态逼真;另一幅则只有一只残手,让人产生很多联想。很多考生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特点,对两幅漫画进行比较欣赏的。如辽宁的一位考生认为《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简单易懂,他因此喜欢这幅漫画。他写道:“漫画是大众化的艺术,‘简’是最重要的。‘简’是形式上的‘浅’,但意却很‘深’,虽与《截错了》表达的同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的社会弊病,但它用较少的笔墨却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何乐而不为?”而另一位江西考生则更喜欢《截错了》这幅漫画,他写道:“《截错了》通过手术后病人的反应,医生、护士的神态、举止表达出了截错了腿时的情景,能使人仿佛就看到了病人截错肢后的痛苦焦急以及医生、护士糊里糊涂不知所措的窘态,让人能够深深地感到事情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从而使观者能较容易领悟作者的意图,能够较容易理解作者的深意。”这样的比较,当然是符合题意的。不少优秀作文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两幅漫画的艺术特点,从艺术特点入手展开议论,进而对漫画的思想意蕴也作了比较,因而终于完成了一篇完整的,也具有深意的作文。而不少失败之作,正是因为考生未能抓住漫画的艺术特点,成了纯粹的借题发挥,结果是离题太远了。应该指出,一般来说,学生对漫画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不大可能有太深的理解,因而并不要求考生对这两幅画做出多么高明的艺术上的评判。考生只要能抓住这两幅漫画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能够自圆其说地陈述清楚自己更喜欢哪幅画的理由就可以了。即便如此,也已经可以考出考生的基本素质了。如果缺乏最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面对这两幅漫画根本就抓不住其艺术特点,那也就无法进行这样的比较了。

 

    对这两幅漫画的比较,如果仅仅停留在艺术特点上,那还是不够的。因为漫画这种艺术形式,本来就是一种讽刺艺术。如果不能深入地理解其艺术内涵,就等于没有理解这两幅漫画。有不少考生的作文,虽然表面看主要是在分析漫画的艺术特点,但作者是在正确地理解了漫画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来分析漫画的艺术特点的;作者更喜欢某幅画的艺术特点,是因为这幅画的表现手法更好地表现了漫画的思想内涵,因而使得这幅漫画更具有深意。如果不是这样立意,单纯地谈艺术特点就无从谈起。因此,正确而又深入地发掘漫画的内涵,并加以比较分析,就应该是这篇作文的题中应有之意。这里有两点必须注意,这就是:一要正确,二要深入。要正确地理解画面所包蕴的内涵,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做到的。有的考生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或者完全偏离了漫画的内容,所发议论离题甚远,或者干脆没有比较,而是选定一幅漫画作为文章的标题,就按“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的套路上去做文章,生拉硬扯地联系实际,这样的文章,显然是不符合题意的。更有甚者,是在所提供的两幅漫画之外,另写一幅更喜欢的漫画。如我更喜欢《三毛流浪记》、《阿凡提》等等。这都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造成的失误。所谓深入,就是不能停留在画面的表面内容的比较上,而是要对其内涵进行发掘和评述。比如,有的考生对这两幅画的比较分析,仅仅停留在医疗事故的层面上,认为这仅仅是在讽刺医生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很表象的分析。还有的考生,仅仅看到了两幅漫画都是表现了一种马虎作风,然后就顺着这一思路,写出了一种读后感,论述马虎要不得,这样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说错,但比较肤浅。还有一种比较方法,是从画面所反映的故事来进行比较。这一幅漫画反映的故事内容比另一幅更惨烈,因而更有说服力。这样的比较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并不是最好的思路。因为作者还是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表面内容上,而没有深入进去,实际上表现出作者对漫画的欣赏能力不高。如果仔细阅读那些优秀作文,我们就会发现,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准确地抓住漫画的艺术特点,并由这一艺术特点发掘出较为深刻的内涵。文章能够紧紧地围绕这一内涵展开论述,文章就有了力度。如甘肃省的一位考生在文章中写道:“透过《截错了》这幅漫画,我们感受到的是当前某些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欠缺,工作责任心的不足:明明是截左腿,却把右腿给截掉了。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其内涵则深得多,它所反映的绝不仅仅是一次‘医疗事故’,它可以引起人们多方面的思考:在我们的机构体制改革中,有的无才少德者,就像漫画中的‘六指’安然无恙,而一些德才兼备者反倒被‘砍’去了;我们一些单位上,那些有真才实学、敢于讲真话者,往往被某些领导视为‘异己’,而一些唯唯诺诺‘山呼万岁’的庸才却成了领导倍受赏识的‘红人’,就像漫画中耀武扬威的‘六指’……显然,《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对现实的讽刺比《截错了》要深刻得多、辛辣得多!”这样的论述,联系实际联系得很自然,是从画面内容的正确生发出来的,因而文章就比较有深度。当然,作者的生发始终不能离开一个核心点,那就是:论述我更喜欢这幅漫画的理由。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点,扯得太远,那就离题了。有不少考生从哲理高度来理解这两幅漫画的内涵,就是想让文章做出深意来。如有的考生说《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启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有的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有的说是“区分精华与糟粕”,还有的从这幅画的内容谈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谈量变与质变的规律,谈实事求是,等等。所有这些分析,虽不见得成熟,但表现出作者在力求深入地分析漫画的内涵。这些分析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应该说都是可以的。从这些不同特点的文章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全国卷)是可以从多种角度展开论述的,只要考生确实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就完全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样的作文题考察的实际上是学生的综合性的语文素质。只要综合性的语文素质高,就不会手足无措,而是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的。

 

    二、上海卷:似易实难,紧扣“我的”做文章

 

    上海卷的小作文是《初夏的时令特征》,也是要求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说明文。这篇考题的内容更为宽泛,因为学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的东西。但是考生在考卷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同样不少,有的考生抓不准初夏的时令特点,把盛夏的一些特点当成初夏的特点来写。还有的考生则扯得很远,不是在说时令特征,而说起了入夏以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甚至说到了冬天的事。这足以说明,有的考生对这种明确的作文要求,仍然把握不准。

 

    今年上海卷的大作文题是《我的财富》。纵观近几年上海卷的命题特点,都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和中学生的生活联系也较紧密,今年的考题也不例外。这道考题,既是一道作文考题,也是一道生活考题。在当今这样一个纷纭复杂的时代,怎样对待“财富”,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一个人对待财富的态度上,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观。从审题的角度来说,这道考题的核心自然是“财富”二字。但财富本身也并不是单一的东西,有物质财富,也有精神财富。考生在下笔之前,必须想好自己所要谈论的是哪种财富。面对这样的一道考题,许多考生确实感到为难。这是因为平时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觉得这道题说难不难,说易又不易。应该说这道考题好处就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写,但真正写好却必须有较高的作文水平和思想修养。《我的财富》的限制词是“我的”。有了这个限制词,作者就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发议论,也不能进行随意的或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必须写属于自己的东西。这里的“财富”是实在的精神财富或实在的物质财富。如不少考生说自己的财富是自己所拥有的书籍,说这些书不仅带给自己知识,也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快慰和愉悦,书成了自己的精神支柱,等等。这样的叙述和议论都是很切题的。从体裁上来说,上海卷只限定不要写成诗歌,因此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或抒情为主的文章。实际上,这个作文题还是以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为最好,这样便于行文,也可以很好地表现作者的写作能力。从我们所看到的考场作文来看,能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以物质财富为表现对象的作文,比较容易写好。而以抽象的精神财富为表现对象的作文,则往往限于空泛的议论,较易走题。因为精神财富往往是人们共有的东西,如何说明它是“我的”而不同时也是别人的,是比较困难的。如有的考生以“冒险精神”为“我的”财富,因为冒险精神是人类进步的一大动力。这话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冒险精神何以就成了“我的”财富,作者却说不清楚。这样一来,作者的议论也就显得空泛,文章自然也就不会得到较高的评价。因此,要写好这样的作文,就应该尽量选择具体的东西来写,应该尽量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就今年上海考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考生笔下的财富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邮票、剪报、书籍,有朋友、点子,有青春、美貌、羞耻感,有天空、土地、自己,可以说是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对于这诸多“财富”,都不能说作者的说法不成立,关键是看你能否讲出充分的理由来。为什么是你的?这财富对你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写不出这两点,就没有扣住题目,就不会是一篇成功的好作文。由此可见,面对一个作文题,弄清题意,并且能够始终扣住题目来写,永远是最重要的。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也是必须常谈的话题。

 

    总的来说,从1996年高考作文的实际状况,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其一,要想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平时必须在广泛阅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上下功夫。读是写的基础。会读,才能会写。这个“读”,既指平时的读书,也指考试时的读材料。如果在充实自己和正确获取有关信息上做不好,下笔时自然会感到很茫然。其二,学会审题,紧紧扣住题目来做文章,仍然是学生作文的基本要领。现在作文教学中的模式化教学,实际上损害了学生对这种基本要领的掌握,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害处极大。当学生硬要往某个模式上套时,是很难写出切合题意的好文章来的。模式化的作文教学,实际上使深受其害的学生失去了生动活泼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真实感觉的能力。其三,写作方法的教学,必须走出那种“名词概念”的圈子,教给学生简洁明了地说明、论述与描述的方法。今年高考作文中暴露出的说明能力低下的问题,实际上充分说明了“方法”太多反而是无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作文教学是应该返朴归真。当然,高考并不是万能的“试金石”,许多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应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去发现和解决。高考作文,只不过是为我们估价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中学作文教学状况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