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井冈之旅
(2022-03-18 08:07:40)17. 井冈之旅
参观过韶山,就向下一个目标——井冈山前进。经过湖南的攸县、茶陵进入江西省。路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步履蹒跚、满脸沮丧的小男孩。我看这个孤零零的男孩很可怜,就询问他的情况,原来他是武汉市韩家墩的一个中学生,他和同伴原计划去井冈山,同伴在中途折回,他只身一人继续前行。我就叫他跟着我们的队伍走,有时见他走不动了,我就帮他背背包,同行的高晓珍也每天关心他的生活起居,小男孩又露出了笑脸,和女同学亲近起来。步行串连结束后回到学校,听高晓珍说这个小弟弟还真重感情,在井冈山期间帮她们女同学做了很多事。
在江西省宁冈县,参观了龙市红军会师广场。上井冈山的那一天,我们早早起床,在山脚下抄小路沿着结冰的石阶往上爬,走了不久,就上了盘山公路,公路上渐渐汇成来来往往的人流。听周围的人议论,公路先经过黄洋界,我和李继宗听后兴致很高,李继宗杨着大旗,我举着毛主席像牌,高唱着毛泽东的诗词歌曲《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就在公路边的一个小山包上,只有一条小路上去,已经有一些串连的学生上去了。我们队的其他的同学不愿意上去,我就和李继宗雄纠纠气昂昂地沿着小路快步冲上山,到了山顶,和其他长征队一样摇旗呐喊。再朝山下看我们队的同学,他们已经沿着公路绕过黄洋界走远了。如果再循原来的小路返回公路,与同学的距离就越来越远,黄洋界的另一面没有路,是一面很陡的土坡。我将毛主席像牌往地上一插,便跳到土坡下探路,刚一落地,被冻松了的土带着我下滑了很长一段距离,再回去拿毛主席像牌已不可能,我干脆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走,眼看着要到公路了,又有一道三、四米高的公路护坎。我心一横,纵身跳下公路,重重地仰倒在地,幸好背上的背包保护了我。李继宗顺原路返回,也忘了取走像牌。
赶上队伍向大家一说,其他的人都说主席像插在黄洋界上也有意义。沿公路步行不远,就是井冈山的行政中心——茨坪(居民点),这里是很多长征队的目的地。此时已是冰天雪地,临时搭建的简易棚户里住满了串连的学生。棚户周围被串连的学生垒起了很多小土灶,就象《三国演义》中士兵垒灶一样,棚户里还可以找到一些碗筷和铁锅。吃的是由飞机空投下来的、已经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各长征队派人到食堂去领回一堆馒头,找来铁锅、柴禾,架在土灶上蒸热了吃。我们男生一进棚户,就照着别人的样子如法炮制,不一会功夫,几个馒头就下了肚。我们刚吃完,女生就派小男孩给我们送来了一碗葱花煮馒头片,要我们尝尝,喜欢吃就给我们做。当她们得知我们已吃过了时,埋怨我们吃的时候不想到她们,而她们却惦记着我们。
因为车辆少,无法将源源不断涌入的学生运走,使井冈山的学生越集越多。并且,从各处上山的学生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说在山下各地乘车返校也非常困难,不如就在这个大的集散点等车。时间长了,食物告急,粪便累积,泥泞的公路两旁摆满了一个个大圆柱形的木制储粪桶,每个桶约有一米多高,直径也将近一米,摆了数百米长,成了一道不雅的景观。
我们长征队原计划要步行到江西的瑞金,出发前所开的证明上写的是韶山、井冈山、瑞金三大目的地。到井冈山后,其他同学不愿意再往前徒步了,要在此地等车。我决心按原计划向瑞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