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串游南国

(2022-03-16 08:03:23)

15. 串游南国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北京受毛主席接见返校后,同学们或分散或组合各自离校串连去了。班长约我和K同学、及两个大四的学生、三个青年教师结伴乘车串连(张经武、徐吉华、和另一位单眼残疾的教师。当时教师没有资格串连,这三个教师成份好,就与学生一起开了证明)。凭学校革命委员会的证明就可以免费办理车船票。

大概是11月份,我们从武汉乘火车沿京广线北上至郑州。途中经过河南的道口,老师买了全国闻名的道口烧鸡,给我们分食了一点,味道真美。到郑州后,又转车沿陇海线去南京。火车开到一个不知名的荒郊野地停了下来。从郑州出发时,我们都有座位,沿途不断挤上来一些中小学生,我很爽快地将座位让给了他们,自己站在走道上。火车一直停着,据说是给军用列车让道。到了晚上,中小学生都困乏得倒在地上睡着了,我刚抬起一只脚,一个学生就滚到了我的脚下,我只能用一只脚轮换着“金鸡独立”。到第二天上午,火车还没开。当地村民接到上级指示,抬着一桶桶饭菜和碗筷来到火车旁给我们吃,有钱的就给钱,没钱的就白吃。

好不容易等到开车,一路顺畅到了南京对岸的浦口,火车又停下来等着乘轮渡过江。我们看着近在咫尺的南京,决定弃车上船,直奔南京。到南京后,我们被安排在南京师范学院住宿。具有古代建筑风格的南京师范学院环境优美,居住宜人。

在南京期间,我们首先去雨花台。在历史教学中,雨花台是革命烈士就义的圣地,是产雨花石的地方。怀着对烈士的景仰,对雨花石的好奇,我们匆匆赶到雨花台。到了雨花台,在长满小松树的黄土坡上转来转去,既看不到烈士陵园,也没有找到稀奇的雨花石,沿途偶尔可见零星的白骨。后来才知道,过去这里是乱葬岗。

第二天游中山陵。沿着水泥路面缓行,不久就看见硕大的石龟背上驮着巨型石碑,给人以超然出世的震慑。中山陵一带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乳白橙黄的云彩将苍莽的大地映照成紫色,不禁使人联想到古书中“祥云普照,紫气东来”的句子,难怪这一带叫紫金山。

到中山陵大门前,宽阔整洁的石阶迤逦而上,势若通天之路。中途有一座用花岗岩建成的碑亭,亭中耸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头有青天白日的党徽,上面刻着遒劲的字体:“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进入陵寝大厅,大厅两侧的护壁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厅中有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坐像,和蔼可亲,令人肃然起敬。厅后有墓门二重,上有孙先生手书的"浩气长存"横额,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进门为圆形大理石,直径约十余米,有好几米深,坑底绘满一个国民党的党徽,孙先生的汉白玉卧像及卧像下的石棺摆在党徽的中央,显得庄严肃穆。一代伟人孙中山在中国滑向覆亡深渊的紧急关头,为中国这艘古老而又破旧的航船操舵,避开了灭顶之灾,接下来的同室操戈,却与孙中山的理想大相径庭。

后来,我们又去看了曾是三国周郎训练水兵的玄武湖。玄武湖已风光不再,小小的湖面冷冷清清,哪还容得下艨膧战船,即使放进一只鱼舟也觉得滑稽可笑。

再后来,我们又去看了“总统府”。据历史记载,此处最早的建筑是明朝的汉王府,清朝又扩建为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又在此扩建为天王府。19121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便作为总统府。后来又作为国民政府的办公地。我们在电影上看见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镜头中的“总统府”雄伟高大,实际上只相当于一溜平房。顺着长长的走廊依次看去,摆设整洁而不奢华。

在南京逗留几日,又乘车前往上海,住进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老师先带我们去看海。过了黄浦江后,还要坐很久的公共气车到终点站下车。下车后又走了好久,但我们只看见了远处一片平静的水,并无海浪奔涌,可能这里也只是一片滩涂。

我们穷学生出门串连,只是将师范学院每月十三元五角钱的伙食费取出,到外面作盘缠,如果在外面省着吃(接待站的标准是每顿饭一角钱),可以剩下两三元钱,买一点日用品。当时,学生可以在接待站借饭吃,绝大多数中学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借的人是“刘备借荆州,一去永不还”。我讲硬气,一次也没借过。因为囊中羞涩,便每日单独行动,或到虹口公园鲁迅的雕像前游转,或到据说是“灯红酒绿”的南京路徘徊。当时的南京路非常普通,并不比武汉的大街强。上海的街道如棋盘,看不出明显的标志,这倒引起了我的兴趣,想走出个来龙去脉。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群小学生互相追打,我马上前去劝架,他们用上海话唧唧喳喳地吵个不停,我一句也没听懂,问旁边的人,才知道是因为对批斗中某些问题的观点不同,路人听了都见怪不怪,各自走开。

住了几日,其他的人要换地方串连,我决定返校。他们在我走的前一天去乘火车,早上出发后没过多久,班长气急败坏地跑回来,说K同学走失了,他的东西全在他们那里,没找到人,又匆匆忙忙地返回车站。等他们串连回到学校才知道,K同学只身乘上了去杭州的火车,既没带钱,也没带洗脸毛巾和行李,居然能在杭州等地转上一周。

他们走后的第二天,我乘上了轮船,与一个中学生挤睡在上铺。尽管已是冬季,机舱里散发出的热量暖融融的,前进中的轮船轻轻地摇晃,伴和着隆隆的机声与哗哗的水声,就象睡在摇篮里一样,不管前程如何,先做几个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16.朝拜圣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