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题目上这句话貌似和今年的作文题目多多少少有些不相干,可是笔者觉得其实还是可以拿来一用的。
为什么这么讲,诸位评分老师不要着急,待我徐徐道来。
虽然本次作文要求俺们要写一篇关于关于借用别人的经验教训使得自己创作的艺术效果别有洞天的文章,但本人看来这所谓别人的东西正如那一块块其他国家的石头,虽然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但是都可以拿过来给咱们国家雕琢出一件件美轮美奂且价值连城的美玉产品,使人陶醉,让人欣赏。
本人从小酷爱京剧艺术,特别是对于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先生的作品更是如痴如醉,而马先生最拿手的剧目就是《借东风》,那一段酣畅淋漓的演唱把虽然刚刚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同学那踌躇满志的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可是诸位也许不知道,这段经典不衰的演唱竟然是根据另外一出京剧《雍凉关》所改变,正是当年马先生所在的科班老师肖长华先生为其量身打造的剧目,只不过把唱词稍加改动,顿时这段唱从当年一直到现在,都是广大戏迷争相演唱的段子,您说这不就是很巧妙的移用大法吗,从而得到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另外这些天因为疫情宅在家里面,每天一日三餐也是个问题,某日本人饥肠辘辘,可是打开冰箱门却发现只有一根火腿肠和少许青菜了,最终灵机一动的本人将他们合二为一,做了一道美味可口的青菜炒火腿肠,真可谓又补充了蔬菜的维生素又得到了火腿肠里面的脂肪保证,自然下午学习起来更是精神十足。
以上这些无不是恰到且巧妙的把某些东西拿来借用或者借鉴一番,使得自己的本事更加精湛,而这样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很容易找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例子。
然要是借用的不好,那么势必就会适得其反,搞不好还会弄出大笑话,比如在西汉和东汉中间那个被称之为穿越者的王莽同学,就一味地遵从已经没落的奴隶制度,搞得最终不但上面没人支持,下面也是怨声载道,最终自己那个新王朝也就维持了十五年就土崩瓦解了,连他也跟着赔进去了性命,可见这就是没有好好学会怎么借用人家的玩意儿的悲惨结果。
所以自己如果遇到了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头疼,完全可以看看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也许古人或者老外早就有这样的先例,只要灵活运用,千万别不切实际地搬来使用,那样不但问题没解决,兴许又会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么估计就你就快成所谓的“问题少年”了。
怎么样,听了本人一顿解释,诸位老师是不是觉得俺还算是思路清晰,论据充足啊,当然本人最后还要说几点,那就是怎么样使用和借鉴别人的东西。
鲁迅先生对此写过一篇《拿来主义》的文章,里面其实也有所谓的答案,对此本人也是如此认为,那就是希望在使用和借鉴对方东西的时候,一定先要看准了是不是符合自己所需,要是根本风马牛不相及,那么干脆要摈弃不用,否则是会吃苦头的。
正所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鉴精华,展示魅力。
生搬硬套,只能失利。
灵活运用,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