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国坎特伯雷乔叟3D旅行文化遗产 |
分类: 英伦并不遥远 |
从伦敦乘公交巴士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这坐著名的古城坎特伯雷。
雄伟的多层教堂,鹅卵石铺就的中世纪街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坎特伯雷数世纪以来一直是基督徒和旅行者心中的圣地。坎特伯雷老城被中世纪的城墙所包围,漫步于坎特伯雷古老街道和散步道上,到处可见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店、旧书店、英国传统酒馆以及餐馆。 参观完大教堂正是正午,在一条游客云集的喧闹的巷子里挑选了一家宜古宜今的餐厅,上了二楼寻得个临窗的位子坐下,漂亮的女服务生边跟我聊着天边把菜点了,然后我静静的吃着饭,不时抬头望向窗外欣赏着街景,真的是很知足。下午逛到城边上的小运河,看看时间尚早便上了一条小船,与几个游人一起从水上欣赏了一下小城坎特伯雷的魅力。其实整个水道很短但我们却飘荡了有1个小时之遥,慢慢的漂在水上欣赏着两侧老房子和门窗上的鲜花,惬意啊! 中途还飘起了小雨,打着伞半躺在木船上欣赏着雨滴打在水面上的波纹,望着水中碧绿的水草,雨中乘船就更有感觉了。
以前出门旅游特别喜欢买各地充满情趣的冰箱贴,很快家里的白色大铁门上面就贴满了我从世界各地买回来的冰箱贴。再后来买的少了,主要是因为没有地方贴了。其实旅行的时候我很少买东西的,更喜欢用相机纪录下我所看到的点点滴滴。在各地旅行也喜欢登上最高点从空中俯瞰,还喜欢乘着小船游览,从水面上欣赏,这样无形中就可以从多个视角去观察所喜爱的城市。现在的电影不都是3D的吗,我想旅行也更应该是3D的吧。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十四世纪大诗人乔叟的诗体故事集,大部分是以韵诗形式写成的。全书收有一篇总引和23篇故事,其中散文两篇,其余都是诗体。讲述了一群香客到坎特伯雷城去朝圣的路上,为解闷而各人所说的奇异故事。这群人中有教士、武士、修女、大学生、工匠等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他们的故事也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刻画不同阶层的人物,以幽默的笔调讽刺封建社会的丑恶,揭露社会的腐朽,反对禁欲主义,宣扬世俗享乐。其间以短小的戏剧场面串连,故事的内容和文体各异,并符合每一个讲述者的身份。本书生动地描绘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
《坎特伯雷故事集》极具幽默讥讽的特色。教士用学者的口吻讲话,或者搬弄华丽的词藻,或者一本正经地引经据典,讲叙的却仅仅是一个关于公鸡、母鸡、狐狸的动物故事,传达的只是街头巷尾的琐闻。这种气势和内容的脱节,产生了一种幽默、滑稽的艺术效果。例如公鸡趾高气扬的神态在狐狸面前一扫而光;狐狸狡猾地诱使公鸡上当,而自己又不免同样被骗;公鸡、母鸡在言谈中显露出一副贵公子、贵夫人的气派,而在行动中又难免现出家禽的本色。乔叟正是通过这种事物本质与表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间离,巧妙地制造了笼罩全篇的幽默滑稽的喜剧气氛。
这种重世俗、重现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流露也为这篇风格瑰丽、意趣盎然的动物寓言添上了意味隽永的一笔。


















与我同行!关注我的博客和微博吧!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rthuryan
微博:http://www.weibo.com/12821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