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巴厘岛。
一、赤道的热度
往南飞,过了赤道,落地于南纬八度,巴厘岛就静卧在印度洋东侧。过去,对于赤道的认识来自于非洲;准确地说,是来自于表现刚果人民英勇反帝的话剧《赤道战鼓》。赤道战鼓如何铿锵激昂早已忘记,但赤道之热永久记住了。所以,从机场出来感受热度的并不是身体,而是心理暗示,以为巴厘岛临近赤道线,必定是炎热得不行。然而我错了,夜色下的岛屿温度不过二十八度左右,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让体感舒爽,觉得可以在此驻足,作一番流连。倘若此地真如非洲大陆赤道附近那般火热得赤裸裸,想来断然难以留客。
气温不热,但印尼姑娘敬献的花环洋溢着热情和风情。这样的礼遇,我在太平洋的夏威夷岛也曾享受过;巧的是,花环所用之花,都叫鸡蛋花。鸡蛋花适合热带岛屿生长,无尽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是这种花卉的充要营养。这种花,勋章般大小,有黄红两种颜色;黄花素雅;红花娇艳;尤以黄花颜色酷似清蒸鸡蛋。鸡蛋花清香好闻,就像刚刚洗过长发的女孩子从跟前轻轻飘过。
毕竟是在赤道附近,后几天,我还是感受到了圆滚滚的地球的确有着滚烫的腰腹。浮潜时,水下是凉爽的,但水上光线直射,无论是浮是潜,身体都被阳光直接“关照”到位。从海里上来,当时只是觉得皮肤火辣,并未滋生矫情,然而两日过后,烧灼感愈加强烈,及至回到家中,双肩皮肤已经塌了一层。我想,这便是赤道之热给我身体盖的邮戳,表示的意思是“你来过,我认可”。
二、满街的“Penjor”
Penjor不是英语单词。印尼语采用英文字母,但词句的读法和拼法都与英语不同,所以我也模拟不好这个单词的读音。一打听,才知道它是祈福灯蒿的意思。为什么要打听这个单词呢?因为我看到巴厘岛满街都插着祈福灯蒿这种物件:一根长竹竿,长有两三米、五六米不等,竹竿全身被椰子叶和鸡蛋花装饰,顶端挂有花篮,花篮里盛放鲜花、水果和稻米,花篮的重量把整条竹竿坠弯,看上去就像海马一样形状,又像是一个倒置的问号。
祈福灯蒿在晚间并不能像灯笼一样点亮,名称中含有一个灯字不知妙在何处;不过,一想到早在汉代就有华人南下苏门答腊岛,来自古老大陆的文化就像淡水一样滋润南洋群岛,想来那个灯字或受古国灯笼一词的影响也未可知。巴厘岛几乎家家都建有私庙,供奉印度教神明和自家祖先。而祈福灯蒿所起的作用正在于此。走过大街小巷,我看微风把这种物件摇曳得风姿绰约,不免要比拟一下身着纱笼的印尼女子,但转念就考虑到雨季或台风因素:狂风暴雨来临时,祈福灯蒿定然是难以支撑的,那就需要经常更换才是……我真是瞎操心。
在岛上几天,我还听到一种说法。说祈福灯蒿源出于龙族。龙族是佛教中与蛇和水族相关的一个神秘种族,善于守护。祈福灯蒿就是这种佛教文化的外在符号。这种说法我是相信的,毕竟文化的交叉影响从来都是人类社会的普遍事实,宗教也存在相互“借鉴”的现象。哪个民族能不祈福呢?心愿嘛。
三、去追逐海豚
凌晨两点乘车,五点许抵达罗威纳海滩。海滩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印度洋海浪目前还只是一条白线。起早是为了看海豚,哦不,叫追逐海豚。据说这片海域生活有几百头海豚,旅游业利用其凌晨觅食的习性,营造出一个独特景观。岸边泊着无数的蜘蛛船,这种小船左右延展出四只长脚,被横杆相连,按在水面上,用以平衡船体,减小浪涌冲击。
船老大发动引擎,轰隆一声,船开了;天色也明了。曙光在我身后,面前的海水泛出越来越多的金箔。数海里之外的金箔下,有图片上所见一群一群的海豚。果然,那片海域聚集了许多蜘蛛船,船上的手机都处于待命状态。
一群海豚现身了,五六只?七八只?在海面上此起彼伏,引来惊呼一片。海豚在眼前出没而被发现,这当然是件叫人喜悦的事情;海豚出水入水的腾跃动作也让人赏心悦目;关于海豚与人类亲近的传说和故事,则更是令人遐想无边,然而,如此这般驾驶装有马达的船只,有意识、成规模、常态化地入侵海豚的生活区域,以打扰为乐趣,这种事一想起来就让我感到不爽,甚至生出一种犯罪感。每当一个船老大发现海豚踪迹,就会立刻轰大油门疾驶追逐,其它船只则如群狼一般蜂拥跟进,一瞬间,海面恍若是越野车场地赛。
海豚会不会骂人?而追逐,在这个人类自以为是的游戏中,是不是一个很坏的词?
身后的太阳有风筝那么高了,光线就像一条灼热的鞭子在驱赶蜘蛛船回到岸边。我想,如果没有追逐,大概也就不会有驱赶之感了。
四、浪漫的断崖
巴厘岛最南端有一个乌鲁瓦图断崖。站在断崖上远眺,虽然是海天茫茫,但我知道目光跌落的地方应该会被一片大陆接住。巴厘岛与澳大利亚大约仅有一个小时的飞行航程。
英国南唐斯国家公园的七座白垩断崖名气很大,在很多欧美电影中都出过镜,仿佛贵妇;相比较而言,乌鲁瓦图断崖有点像深闺碧玉,但也自有其美。人还没近到崖边,便听到磅礴涛声;近至凭栏处,见大片海浪被沙滩缓缓展平,厚重青玉瞬间变成了银白绸缎。我所立之处,左右两端都有断崖矗立,崖壁生长草木,也有鸟兽出没其间。鸟是海鸟,兽是泼猴。今日天气柔和,风平浪静,断崖看起来仿佛瑞兽镇守海岸;而断崖临海本身就具备一种不动神色的气势,叫人想到,一旦狂风巨浪来临,这堵铜墙铁壁说不定就会变身为万吨巨轮,踏波压浪直冲海洋而去。
这个断崖也有柔情似水的名字,叫做情人崖。说的是很久以前,一对相爱的人儿遇到无法超越的阻拦,而选择跳入极端,留下人间悲剧。类似的情节我在其他地方也有耳闻,比如玉龙雪山。我总是为刚烈而决绝的爱情惋惜。断崖毕竟是危岩,往后是退路,往前就是绝路。相对于这种悲剧传说,我更喜欢另一种天涯海角鹿回头的传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美才更符合我的设想。不过,现在的乌鲁瓦图断崖不仅是旅游热点,还是许多年轻人婚嫁仪式的首选,相爱人在这个环境下彼此面对,大概就是名副其实的海誓山盟了。
我选一处地方居高临下看海。海水有深浅变化,呈现蔚蓝和青翠,很是养眼。如若能把喧嚣关在耳外,闭目遐想一会儿,定然也很养心。
养眼也好,养心也好,还是要以尊重大自然为先决条件,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