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乡记

(2023-01-08 10:48:53)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安徽文学》2022年增刊

下乡记

蒋林

 


       五月中旬,说热,不算太热;不热,也能让人沁出汗来。坐在空调中巴里,隔一层玻璃,见路边的油菜茎秆密密麻麻,田里的麦子欲黄未黄;又见抽水的设备从沟渠和塘坝提水,水田里汪汪的,插秧的人影渐渐地多了,而“秧苗是细伶伶的,如同七八岁的女娃儿才抽了点条,却俨然可见几分来日的清娆可人”(文友弯湾语),便屈指一算,再过两天就到小满了,小满之后,芒种在望,农忙时节转眼即至。心里不免暗暗念道,乡村的午季,还好?

       一车抵达蒋集镇大庙村电商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当年的贫困户韩朝霞,是这个站的负责人,人称韩总。韩总今年四十八岁,个子不高,红白条纹的T恤外面,罩一件白纱衣,是典型的乡村集镇上稍显讲究却算不上时尚的中年女性打扮。她给我们介绍自己的脱贫经历时,脸上没有曾经的艰难和抱怨,笑盈盈的,看起来满足。从韩朝霞到韩总,蜕变的过程不是一个短暂的聊天就能清楚明白的,但有资料可见笼统和大概:韩朝霞通过政策帮扶,从“年收万元”到“月薪过万”,一年实现逆袭,高质量地脱了贫。韩朝霞的这个服务中心,通过电商渠道,主打扶贫鸡、土鸡蛋、饼折子、瓜蒌子、小龙虾、稻虾米等特色农产品。这些农家产品,被称为“大庙味道”。

       上午的光线洒下来,一切都显得格外明亮。韩总与我们道别。她笑盈盈地,让人觉得,她有真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蒋集的另一处,汇丰包装制品就业扶贫车间,女工们的忙碌招来一群相机和手机。这个扶贫车间由蒋集的四个贫困村合建,建成后,面积达5673平米。引入的汇丰包装制品公司,主要从事各大酒厂的酒盒包装加工,总投资一千多万元,拥有注塑机器46台,烫金流水线6条,日产量20000件,年产值八千万元左右。扶贫车间招工生产以来,已解决当地就业劳力一百余人,其中贫困户二十多人,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收益每年也增收五十多万元。

       在这个扶贫车间里,有活干,有钱挣,所以女工们是忙碌的。相机和手机里的劳动者的画面,是美的。

       养虾子的陶庆文和种葡萄的谢发华,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各显神通,各有各招,也各有各的不俗业绩。他们现在有多富裕?不知道;但现在与贫穷彻底绝缘,则是肯定的了。不表。

       又是一阵呼啦啦的赶路。午后太阳正烈,我们的中巴车直抵连江镇江巷社区,这里也有一个欣琪塑料就业扶贫车间。

       以扶贫名义而建的车间,坐落于镇上的农民工创业园,占地约20亩,总投资7600万元,从事塑料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厂房的外观与内里,看起来与城市工业园的企业没有什么不同;各个岗位上的工人,看起来也与大企业员工相仿。

       车间里约有三、四十人在忙。一问,其中包括贫困户家庭成员十来个人。

       采访中也有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塑料制品的好与不好,便辑录了以下的对话:

       ——听说市面上曾经出现过假冒的塑料大米?

       ——呵呵,我也听说过。但我们用的塑料原料一吨**钱呢,大米,你就说最贵的大米吧,才多少钱一吨?用我们的塑料去做假米出售,除非是脑子进了水!

       欣琪的老板拿出一些成品塑料袋,给我们介绍它的生物降解性,并让我们闻一闻;我们一闻,嗯,果然有玉米的香甜之味。脱贫致富,不忘环保,这个项目不丑。

       到了连江,怎能不去看看江巷水库?要去。

       多年来,江巷水库是一个梦,若有似无地环绕在江淮分水岭脊背上。这个梦,倘若成真,地处分水岭脊背的农业生产,将从此甩掉十年九旱的穷帽子,定远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1969年,位于和县的驷马山水利工程开建时,定远县曾贡献民工二十余万人次,为全省之冠。为何?因为这个工程将是后续的定远县江巷水库工程的先决条件。定远人在驷马山工地上拼死拼活,不计私利,赢得了一个“三sang”的美誉,留名至今。但后续工程命运多舛,江巷水库与驷马山工程再续前缘时,已是2011年了。不赘。

       远眺江巷水库的大坝与闸门,说雄伟,说巍峨,一点儿也不过分。你只要一想到大坝和闸门是建筑在江淮分水岭脊背上的,你就会莫名激动。这个皖东地区最大的水库大坝和闸门,将阔阔地蓄起三亿立方米的水,将款款地实现引江济淮,将美美地改善分水岭生态环境……

       重要的是,这个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就坐落在连江。

       连江还有个“池河流域民俗文化村”。这个村,不是一个村庄,而是一个精致的小小博物馆。说它是博物馆,其实也名实不副,不过就是一个乡村的日常家庭生活用具和各种农具的收藏和展示。然而,它们是乡村文化信息的有效载体和有心保存。这是有文化的人,才能作出的行政行为。

       尤其是“池河流域”这个冠名,颇觉大气。它并不囿于连江、定远这些具体地名,以淮河支流的流域范围来涵盖一方民俗,显得文化视野开阔、全面和准确。非常好。要是把脱落的漆皮修复好,把偶见的蛛网和灰尘清理掉,把其中的内容布置得再精到一些,就更好了。

       走马观花一天,眼里不断缭乱着江淮分水岭上的农业场景,心里也生出许多恍惚。这是久不下乡的后遗之症。这是隔一层玻璃,远观生活而产生的错位感。走在江淮分水岭的脊背上,实地见识,我看到的乡下,是有活力的乡下;我看到的乡下人,是眼神里有希望的乡下人。

       午季就要降临到江淮分水岭了。今后的日子,应该不会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