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家不快活
(2017-01-06 09:38:04)
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人在江湖 |
洒家不快活
有句老话,叫做“哪个庙里没有冤死鬼?”说了两层意思:冤鬼多,而大庙小庙都收容冤鬼。看来庙是冤鬼最后可以申诉的地方。在窦娥、小白菜们的时代,低迷的信仰体系里好歹有庙慰鬼,这东方精神也着实可爱得紧。本朝冤死鬼不比前朝少,冤而未死的准鬼似乎也很多;这不打紧,有冤死鬼是常态,没有才怪。但庙似乎少了很多。换了人间,不知道这庙怎么就少了些则个。一想到孤魂游鬼白天在雾霾里找不到庙门、夜里在网络上到处被封杀,洒家就不快活。
有高论,说时代在堕落,其实是众人在堕落;那就让他们堕落吧。这个腔调,我反复说服自己好几夜,接受不了。我不是替堕落辩护,相反,我尊重和默认这个判断。让我生出排斥感的是“那就让”。我不愿意。于是我做了多种形式的堂吉诃德,当然也就被各种风车撞出老远。说黑夜给了黑眼睛,总能找到大光明,夜不能寐之际,我在黑暗中竟看到自己的身躯里有“随他娘的、与我何干”的心念在摇曳;这种更黑,让我不免大吃一惊!一想到这念头不知是否从来就有,洒家就不快活。
还是句老话,叫做“你说东城门楼子高,他偏说马屁股头子骚”,乡间俚语,说一个人避开事实、故意打岔、拧巴话题;就像在青天白日下装睡,你把他摇醒他还是装疯卖傻。这种人乍看冒傻,近似幽默,但定睛一看,他的气质是世故的。发现我们身边有好些个冠冕堂皇的、“精致的”家伙,活在职业打岔之中。他被授予了“偏说”的权力,于是终日里担纲释放马屁股头子骚的瘴气,遮蔽东城门楼子高的真相。一想到他们用假傻去混淆视听而制造真傻,洒家就不快活。
有一种人:一讲到君主和天皇、暴政和独裁,他的批判精神就脱口而出。对,他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怎么能瞧得上封建孽种呢?但他也膜拜,他迷信他所膜拜的,是与佛上帝真主一样的、甚至超越众神的、活生生的;他的膜拜语生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信仰在他那里,其实是一块垫脚石而非启明星。他实际上需要归类于群体;他们那个群体目前还很昌盛;他到底是没有安全感。一想到安全感这种奢侈的玩意儿不仅他和他们没有,“我们”也没有,洒家就不快活。
打油曰:无力倒拔垂杨柳,谨遵三碗不过岗。我心处处是水浒,自造江湖作故乡。
洒家说出了不快活,就快活了。
前一篇:几句“蒋”话
后一篇:当Yes和No也成了装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