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念之正月初一逮兔子
蒋林
俗话说:正月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这里面的意思,是对某种事物的无所谓态度。
对某种事物,持了无所谓态度,这说明中国的老百姓在世俗生活中,可以隐忍,但是对于某种事物已经形成了是非观,其态度是抿在口中的。
抿在口中,用隐喻的方式说出来,就是:正月初一逮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兔子,当然指的是猎人眼中的野兔子,放在餐桌上,多少有点油水。对于穷人家来说,过年了,要是能在年三十之前捕猎到野兔子,那么就意味着年夜饭加了餐,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年三十夜色降临之际没有狩猎之获得,而年初一曙光照亮大地的时候,即使逮到了一两只倒霉的野兔,那么对于远去的节日来说,它已经变得没有意思了,是个扫兴的家伙。
说的这个兔子,指的是福利。
福利与节日相关联,大概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是有传统的;而且这个传统是有人味的。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有几个节日连在一起: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往年的这段日子,普通劳动者总能在家国喜庆的氛围中得到些福利的滋润,不说是欢天喜地,也有些美滋滋地微醺感。但今年出了奇,“一律”成了不可逾越的禁令,所有的福利都在反腐败的前提下取消了。没有福利的节日,大概可以称作“裸节”。
是歪嘴的和尚念错了经,还是弱智的行政在恶心人?
中秋节第二天,人民日报发文《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
当职工们不在乎节日是否有福利的时候,人心的向背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毕竟没有人再去守株待兔了;大国小民的日子,有它过生活,无它也过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