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念之偶尔获奖是必要的
蒋林
几乎就在第六届鲁奖揭晓的同时,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表彰奖也公布了评选结果:本人的诗集《西门大街》获得教师文学专著奖,本人也借此获得“十佳教师作家”称号。上半年,本人的这本诗集通过了省作协的初审,被推荐参加鲁奖评奖,安徽省一共有五本诗集得到推选,其中还有陈先发的《写碑之心》;《西门大街》能与《写碑之心》并了肩,我虽感到荣幸,内心还是知道自己不够分量的。陈先发先生的诗写得好,我一直都知道,并且仰慕。可惜的是,安徽的参评作品,包括其它体裁的全部落选,这才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鲁奖结果公布后,自然又是诗歌奖引发争议;争议的是川大教授周啸天的格律诗集《将进茶》。不说他了。说说自己,自己明知道难以在鲁奖这个大江湖里行走,但最终的出局多少还是有点失落的。这是真实的心情,没有必要掩饰;我不相信有些人决绝的自我表白;我认为人还是真实点为好。
这与所谓的修养不是一回事。申报了,就是意味着有希冀;而未果,则不可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天空有鸟飞过,它的痕迹一定是有的,只不过是被时光收藏了,你看不见。
所慰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行业内对我多年文学创作的认定,也不错。而且有一个奖励从侧面对你微笑着,轻轻地来到你的身边,你的感受是温暖的;你的感受是没被抛弃,总有亲人陪伴在你的生活中。
我觉得,对于业余写作的文学人来说,发表和获奖,都是一种来自专业深处的肯定,是一种深厚的声音在款待你辛勤的劳作,是你精神的天空不可或缺的春风蓝天和白云。偶尔获奖是必要的,它是对一种选择的认同;而这种选择,在当今这个时代的世俗层面上,显得不仅难合时宜,可能还会被亲人误解、被朋友轻视、被世人嘲笑,但无论如何,自己都会扛下所有的不解,而寂寞承受。这种长时间的忍耐状态,虽然是一种人生的修为,但就是一个苦行僧也需要一只清脆的鸟儿、一阵和煦的风儿、一道长流的瀑布吧?它们是路途边的感动,坚定着苦行。
是必要的,但又是不一定的。谁能左右别人的评价?在一个实际存在的名利场里,实力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以自身的经历相信,我的《西门大街》所获得的各种奖掖,都是来自好人的公正;我一点儿也没有做过亵渎文学的事情;无论是去年获得的第二十二届鲁藜诗歌奖,还是今年的教师文学奖,我都在安徽定远这个小县城里,遥望天津或北京评委的名字——这里面有我熟知多年的前辈老师、有我的诗歌和评论的责任编辑,但我只是在这遥远的地方关注着进展,而没有通过信件、手机、电脑,发出过一点声音去拉拢关系;为此我欣慰并骄傲。我相信,在一个普遍认为不公平的环境里,总还是有公平因素可言的。但幸运就不一样了,我可能是在公平中得到了幸运,而有人却缺乏那么一点,这也是正常的,无需自怨自艾。谁没经历过很多次的“不幸”呢?
写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与获奖;这是个简单的道理。认真写作、用心写作、写出好作品之后,发表与获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也是个简单的道理。有了这些经历,写作带来自己和别人的人生境界的提高,才是最终的目的之一;这就是个不简单的道理了。写作,就是在逐渐弄懂这些道理。
水面上发生一阵涟漪;之后恢复平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