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满街的酒楼熏得人们透不过来气的时候,聪明的商人适时地调整"商略"——这世界连俗不可耐的人都觉得生活实在是俗,也许雅道真的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玩意儿——于是,商机明白无误地呈现在搜捕利润着的眼前:开茶座,赚一赚“雅”钱,这营生看来不仅是可以的,而且“钱”途无限,甚至是一种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善事。我祝福赶上好时代的商家每天都优雅地点数大把人民的币。
问题是我们的生活在被物质主义的“酒精”浸泡之后,是否需要一杯形式主义的清茶来洗濯“拎不请”的灵魂?是否需要在营造的气氛里,将一张油腻的嘴搭在瓷的或紫砂的杯口边,名为品茗实则玷污,以平衡内心因自责或他责导致的倾斜?这是个问题。
这是个再也简单不过的问题了——我们的生活被太多的形式所蒙蔽,譬如时装,譬如装潢,譬如五音不全的嗓子被包装成一个璀璨的歌星,这是物质的胜利,同时也是泛物质化的恶果。那么,我们只有从解构物质主义入手,轻待它,换取流失的精神一点一点回归。这与手中是否端着一杯清茶毫无关系。
就是满街的酒楼就被置换成茶座,它还不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吗?它能拯救我们日益低迷的灵魂吗?
前面说过,对商人所赚,我持祝福的态度;但是对此种现象推波助澜、闭眼叫好的某些文人的某些做派,我是反对的。我反对有思想的人故意模糊了生活的是是非非,为了一己之利而放弃了思想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正确立场。这种人,也许并没有直接危害社会,但是其危害性却是巨大的,犹如黑社会组织的军师。
我见过一些有着相当影响的文人,挂羊头,卖狗肉;写道德文章,行龌龊之事。我是看不下去的啊。
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一杯形式主义的清茶,而是缺少反省,缺少自咎。换言之,精神的焦渴不是几个茶座就能解救的。我们在建设并享受物质世界的同时,决不能放弃对精神世界的构筑,否则,当我们面对一杯酽酽的香茶时,那场景才是一副令人哭笑不得的漫画呢。
希望每天都有一杯精神的茶浇灌灵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