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之夜,城市好不容易从灯光中挣扎出来,加入一个古典的、浪漫的约会。像是人到中年,身陷围城而不能突围,累身累心地做一次感情的偷儿,当他一头撞见那个勾魂摄魄的诱惑时,他的心情大抵是能比喻此时城市的心情的——欲望渐消,而灵魂清爽。
与中秋的月亮约会,城市是否有一种自卑感油然而生?物质的生存状态,一下暴露在少女般清纯的月光之下,我想,城市会显得手足无措。要知道,它的堕落、它的物质的生存状态的形成过程,全都在她的默默的、久久的凝视中啊。像未受启蒙的女儿的目光。
万古之月,总是成为一个直抵本质的象征,让对视者感受到质疑和拷问。
“我们从未停止建设”。是啊,我们把某种向往化成了劳作,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们的向往是不是过于简单和执着?我们的劳作是不是因为忽视了价值取向的失误,而显得愚笨和疯狂?城市早已失去了哲学的深度而浮于表象,横流、横流,大厦高耸,心灵淹没。
我们为什么不再仰望天空,不再遐想漫天的火烧云,不再虚构夏夜的星月神话;又于何时将高贵的头颅扎入一片物欲的泥沼?城市的成长,就一定要以丧失精神的追求为代价吗?万古之月,这一把奏出过人类精神乐章的月琴,如今,谁还会焚香净手、洗心涤肺去把她弹拨呢?
而我们的上空不仅仅高悬着这一轮明月,“我们头上的星空”有无数圣贤在熠熠生辉,有深厚广阔的思想风暴在滚滚奔流,我们从未遭到抛弃;只是,在明月星空的观照下,我们于尘嚣中渐渐失去了仰望的能力。城市的悲剧不在于个体的倾情表演,而在于集体进入角色;当我们浸淫于某个跳楼自杀者事件时,我们根本听不到遥远星空的一声浩叹——那是对沦陷的城市无能为力的挽救。
所以必须自咎和自救!
中秋的月亮,那是天空打开的一孔通道,引领轻浅飘忽的目光探向深邃;在滚动的时间背后,我们需要不时的提醒自己:站在大地上,是怎样的一种伟大的事物,在我们上空奔流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