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举李宝臣杜长蕊满清第一大案腰斩俞鸿图历史文化 |
中国最后的酷刑
中国古代的酷刑千奇百怪,从炮烙、虿盆到夹棍、凌迟,各种方式层出不穷,以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为例,据传就有十大酷刑之说,腰斩就是这其中之一。
所谓腰斩,就是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执行后犯人往往一时还死不了,所以很比起斩首要残酷得多。腰斩一刑由来已久,《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48年 (贞观二十二年) “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余人。”辩机因与高阳公主私通。唐太宗下令腰斩辩机,同时杀戮高阳公主身边知情不报的奴婢十多人。《旧唐书"刘兰传》记载:“贞观末,以谋反腰斩。”《新唐书"后妃传》记载:武则天时代“尚方监裴匪躬、左卫大将军阿史那元庆、白涧府果毅薛大信、监门卫大将军范云仙潜谒帝,皆腰斩都市。”
可见腰斩一刑往往是用在罪大恶极之徒的身上,那么这么一种酷刑最后一次出现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雍正十一年,河南学政俞鸿图督学闽中(今福州市),防范颇严,操守亦谨慎。每在考试之日,锁闭试院门户,让仆人们分别在内外值班,各守岗位监视,不得擅自出入,以此杜绝传递之弊。没想到他的小妾与仆人通奸,更妙的是,这小老婆还把与考试有关的材料贴在俞鸿图的官服里面,俞鸿图穿出去,脱下后,仆人撕下来传给外面的举子;外面的仆人也用同样的办法把有关的材料传进考场,收取贿赂,达万余两。他们的勾当俞鸿图因大意并不知道。不久,外面满城风雨。十一年兼河南巡抚的王士俊弹劾俞鸿图,告他纳贿营私。十二年三月,雍正帝派户部侍郎陈树萱,前往河南会同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审理俞鸿图案件。谕旨十分严厉,声称如果徇情,对侍郎和总督严惩不贷。
开始俞鸿图否认自己有接受贿赂行为。但其妻妾仆人承认了作弊、接受贿赂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俞鸿图不得不认罪:的确有将劣等试卷当作合格试卷并接受贿赂万余两的事。陈树萱向刑部提出了将俞鸿图处斩的意见,刑部同意并报雍正审批。十二年三月十二日雍正批准对俞鸿图斩立决。
俞鸿图亲家邹士恒受命接管俞鸿图的职务,并将俞鸿图处以腰斩,监斩的人也是邹士恒。邹士恒慑于天威,不敢把此刑罚告诉俞鸿图。
刽子手执行腰斩,犯人要想快死,必须给钱。由于俞鸿图绑赴刑场时邹士恒才告诉他是执行腰斩,这时他已来不及准备。刽子手给了他一个慢死,俞鸿图上截在地上打滚,痛苦万状。他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七个“惨”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邹士恒向雍正帝报告了这一惨状后,雍正帝下令封刀,腰斩自此废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与前面提到的唐代腰斩案例不同,俞鸿图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仅仅是在监考过程中略有受贿行为,与那些真正的贪官污吏比起来相差甚远,其罪行更谈不上十恶不赦。
那么这么一个人为什么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刑罚呢?世人都说他冤,俞鸿图案件也成了当时最隐晦的话题之一,成了清朝历史上十大说不清道不明的科场案之一。历来英明的皇帝为什么会在这件小小的事情上大做文章?这段历史会不会另有玄机?社科院李宝臣老师3月11日将做客秘境观察,帮您揭开层层历史迷雾中的科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