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光绪死因真相

(2007-11-25 20:32:24)
标签:

人文/历史

白明

李宝臣

高大伟

颐和园

光绪死因

揭秘

民间传说

揭秘光绪死因真相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当天(癸酉日),即21日就命令光绪的饮食、医药之事统统由李莲英服侍。这天下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那么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揭秘光绪死因真相

关于光绪的死因,目前有四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生病,正常死亡。因为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眼、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骨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问题是据史料记载,光绪病逝前夕,病情已出现好转,已能下地进餐。此外,光绪跟慈禧俩人的死,就差20个小时,光绪是死在11月14号。慈禧是第二天死的,难道真会这么巧吗? 

第二个,是袁世凯送药说。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色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这也有个问题,按照清朝制度的,皇帝生病太医院来看病,必须得三个人,然后三个人开好方子以后,方子上还要压上个人的印,然后才能抓药。抓药的时候,抓药人也要在底方上押上自己的印,而且一抓两份。熬完以后一份是太医先尝,尝完以后没事,那份才能够送到皇帝那块去喝。所以袁世凯即便想从外头送进毒药,且不说他有没有这种胆量,就是有这种胆量,这个药也送不到光绪口中。

第三个李莲英毒死说。这种说法就更荒诞了,以李莲英的聪明,自然知道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和一个正值壮年的皇帝,谁活得时间更长。因此据史料记载,李莲英平时对光绪皇帝很是尊重,而且也很讨光绪的喜欢。王照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返京,走到保定住下。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华美,李莲英住的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睡觉的地方却很凄惨。李莲英侍候慈禧睡下后前来探望,见光绪在灯前枯坐,小太监无一人在殿内值班。一问才知皇帝竟然铺的盖的都没有,时值隆冬季节,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并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谙达(老伙伴或师傅之意),我活不到今天。”所以民间传言光绪要杀李莲英的说法并不可靠。而李莲英更不敢去毒杀光绪皇帝,就算这个命令是慈禧发出来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是不敢实施的。

第四个就是慈禧令太监将光绪毒死的。这则消息出自启功先生的口述史。启功先生的曾祖父当时是礼部尚书。慈禧在咽气之前,他在殿前伺候着,这时候看见一个太监端出一个碗,他问太监端得是什么,太监说是塌剌,就是酸奶,说是慈禧赐给皇上的。结果,这个人走后不久,光绪皇帝就死了。但是这个也有一个疑问,因为据启功先生讲,他祖父说,当时慈禧是在颐和园的乐寿堂守着,但是慈禧的真正的死亡地点是在中南海的仪銮殿,这两个地方就相差的就太远了。如果这件事情,特别准确的话,事发地点不应该相差这么多。此外,光绪死亡地点是在中南海的灜台,而不是玉澜堂。因此,如果说这件事是发生在中南海里面,还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按照启功先生的说法,地点却不是中南海,所以说这种说法也有疑问。

那么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呢?11月27日19:40,BTV—3《科教观察》邀请历史学家、颐和园专家与您一同走进颐和园,揭开光绪皇帝的真正死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